两个女生的对话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她们的说话声、脚步声渐渐消失了。我爬上窗台,从窗口准备跳下去时却出奇的冷静,还学着电影里的样子,仔细的擦拭了窗台上的痕迹。我跳下窗台关上窗户,重又消失在黑夜之中。回到教室,我的心怦怦直跳。今晚我拥有了一部英汉辞典,我“偷”书得手了。
之后我使用这部词典特别隐蔽,居然直到我高考之前,班级的人包括柴韵都不曾发觉。这部词典虽然来路不正,但在我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天广播体操结束后,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急急忙忙的跑回教室,而是在操场边磨蹭了一会儿,目的就是想等一会儿再转到初二(三)班教室那看看动静。我表面上漫不经心地从后面窗户前走过,看到第五排的那个座位上围着四五个女生,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女生坐在课桌上,两只胳膊分别搁在两名女同学的肩头一脸的轻松。是她还没有发现词典丢失,还是完全没有把丢词典当回事?昨天得手后我的脑海里反复闪现的景象是这样的,一个同学因为丢了英汉词典一直伏在课桌上放声大哭,老师和同学们在一旁劝慰他(她),有可能学校的保安也会来到现场。现在看到这,我的心里多少还感到好受些。
今天又是我和蒋稀担任宿舍值日,其实值日的事情非常简单,早晨只是简单的打扫一下宿舍卫生,然后要做的便是负责一日三餐去往学校食堂抬回饭桶分给同学们,饭后再去河边洗涮饭桶归还学校食堂。食堂每天做的菜样倒是有好几种,什么韭菜炒肉丝、西红柿鸡蛋、红烧狮子头、大白青菜等,但对我们“16舍”的同学们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菜品只有那么一样,那就是在一个不大的小木桶里晃晃荡荡的青菜汤,只是偶尔汤里会飘着几块油渍子,或者一两片豆腐。像柴韵、陈继承等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就不用由值日生把饭菜打回宿舍分食了,他们都是自己端着饭碗去往食堂,站在分菜区转悠几下,然后手指着哪样食堂师傅就给他们打哪样饭菜。所以一到开饭的时间,连接宿舍与食堂之间那条长长的林荫小道上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景,严格的区分着同学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如柴韵那样自己端着饭碗的属于有钱人家的孩子,而像我们这样抬着小木桶的,那就是来自家境贫寒的家庭无疑。也有例外,蒋稀、刘一龙分别来自上海和昆明,从小在大城市长大,他俩就喜欢与我们“16舍”的其他六个人吃同样的饭菜。虽然他们吃的是贫穷人家的饭菜,但人家的家庭条件还是非常优越,这个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怀疑。
蒋稀非常愿意和我一起值日,他这么做本来就是因为时间无处可用,做起这些事来消磨时间、凑凑热闹的。所以我也不能要求他和我一样做事,再说我来自农村,做点如此的抬抬小木桶、分食、洗洗涮涮这等事肯定不在话下。同学们吃完晚饭后,我和蒋稀又抬着空木桶向食堂走去,我们这是要把空桶洗刷干净后送回食堂里。
学校围墙的南面是一条不算宽阔的河流,河水自东往西流淌,在学校西南角垂直折向北。河里水流很急,两岸长满了树木、杂草和芦竹。学校为了学生们洗涮方便,在靠近食堂的围墙上开了南门,沿河清理出了两块互不相连的每段都是长约十米左右的河坎子,用砖块、石子、条石修葺成了两个小码头。
开饭过后不久,各个宿舍的值日生们都会抬着空木桶过来清洗。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了分区,男生们都在东边的码头,而女生们自然的都在西边小码头。也难怪这样,因为每年夏天天热时,很多男生都会在晚上悄悄的过来下河游泳。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像我这样家庭的穷孩子,游泳裤肯定是没有的,小裤衩也得省着穿,下河游泳基本上都是光着屁股。要是一起来游泳的人多了,在斑驳稀疏的灯光映照下那真是白花花的一片小白腚呀。但是也有女生晚上过来洗衣服的,如此这般不进行区分那还得了。
我们的木桶里本来就没有多少油水,洗洗涮涮很简单的。蒋稀站在码头上一边等我,一边用石子瓦块往河里打着水漂。我挤到同学们中间开始洗涮,洗着洗着,突然听到旁边传来“扑通”一声,大家全都抬头张望可什么也没发现。这时女生码头那边传来了急促的呼喊声:“来人呀,有人掉河里了。来人呀,有人掉河里了。”
正在打飞漂的蒋稀听到声音就跑了过去,一会又折返回来叫我:“志强,快来看看,那边一个女同学掉到河里去了。”
我拔腿就往那边跑去,边跑边扔掉了手里的小木桶。当我赶到西码头时这里已经站满了人,可还没有一个人下水救人。那名落水的女生也随着湍急的河水上下沉浮着向西飘去,已经飘出码头大约10米远了。我一下子拨开人群,“闪开,快下水救人。”我一边跑一边脱掉上衣,大步跨到码头的一块大条石上,深吸了一口气,一个猛子扎进水里。由于我的入水动作极不规范,加上又是十分紧张,我的肚皮一整面的拍打在水面上,肚子生疼生疼,脑袋也是一阵晕眩。我也顾不上这些了,奋力向落水女生那边划去。
我的家乡乜家厦三面环水,听老人们说在旧社会时就是一座孤岛,村民居住的地方和庄稼地分别散落在一个个小小的垛坝上。其实不仅是乜家厦,周围的很多村庄也是如此。村子里的人家可以没有车,但要是没有船,那可真就是穷得叮当响了。没有车只是影响远行,要是没有船,甚至连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