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 京杭运河妙玉断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妙玉虽未听见李纨说的什么,只是她那一脸嘲讽讥诮,以及放下窗帘马车便走远了些,却瞧得清清楚楚。她本出身苏州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带发修行,方才好了。后来父母亡故,苏州有官家子弟瞧中了她,逼她还俗做妾。妙玉无家可归,又无力自保,她师父只好偷偷带着她上京避祸。

    来京两年后师父也圆寂,临终前说她容貌太过招人,若无贵人庇佑,必生事端,恐无善终。京都权贵之家甚多,不如留在这里,寻个大户人家的家庙修行,以保平安。妙玉于是听从师父遗言留在了京都,只盼着能找个地方收留庇护。幸而没多久,贾府因预备元春省亲,王夫人亲自下了帖子请她去主持栊翠庵。俗语云,大树底下好乘凉。妙玉于是去了贾府,得已过了这些年清静日子。虽然吃斋念佛烧香大作,一应饮食起居却与大家闺秀无异,并在黛玉湘云面前以闺阁女儿自居。

    无奈贾母去后,贾府瞬间换了天地。妙玉因离开栊翠庵,去到水月庵。心想自己已经离家数载,不如回苏州老家,守着父母坟茔,在宗族家庙修行。不料水月庵附近一个泼皮屠户与庵中姑子有私,偶尔瞧见妙玉,为她容貌所迷。因晚上跳进禅房,杀了她的嬷嬷,夺了她的财物,抢了她和丫环。还强占了她的身子,充做自己的媳妇。

    这屠户又告诉小丫头,牢牢看好妙玉。若是奶奶死了,便将她先奸后杀,大卸八块。于是这小丫头寸步不离守着主子。妙玉几次自尽,因小丫头同屠户看得紧,总未得逞。屠户害怕东窗事发,先是带着妙玉东躲西藏了一阵子,又起意说带她去苏州。一来避开当地官府,二来借此打动妙玉,终有一日歇了自尽之心,心甘情愿与他过活。

    妙玉听屠户说带自己回苏州,便想着若能去父母坟前祭拜一次再死,也算全了孝心。于是装出一副回心转意的样子答应了,好让屠户放松警惕,决意到了苏州再见机行事。不想在瓜洲渡口,竟碰见了李纨。

    妙玉实是想出言求助的,只是她素来孤傲,一时之间开不了口。待见了李纨冷笑之意嘲讽之心,一股气涌上来,终是未能开口。想到李纨会将自己如今的情形说给宝玉、黛玉听,不禁又是羞愤,又是绝望,便是一时半刻也忍耐不住。于是等船离了渡头几里,到了水深之处,趁屠户和小丫头不备,决然从船头跳入水中。

    不久贾政等人的船只便到了,在瓜洲渡口靠岸。贾政王夫人和宝玉黛玉坐在舱内,隐隐听到外头哭喊吵闹,不似寻常渡口忙碌,也不知出了何事。

    李贵因去打听了,回来便说,有个船客带着媳妇丫头,包了船去苏州。不料船行数里,这位奶奶竟跳了河。寒冬腊月,船家不肯下水查探,船客和小丫头又不会水,只好回了瓜洲渡口求救。渡口的人听了这等新闻,都围了过来。却都说这天寒地冻的,水冷如刀,定是没救了。只能过几日,看看尸首是不是能自己浮起来。不想那小丫头见人多,便哭着叫嚷了出来。说她家奶奶是被这船客强行抢去的,所以才跳水自尽。于是船家等又纷纷嚷着报官,所以如此吵闹。宝玉同黛玉等人哪里想到跳水的竟是妙玉,感叹一声世事无常,也就罢了。

    等众人下了船,李纨便迎了上来。渡头不是说话之处,众人于是寒暄几句,王夫人、黛玉、李纨上了一辆车,贾政同宝玉一辆车,还有两辆车装了行李,往大兴庄而去。王夫人因在车内说起有人跳河之事,捂着胸口说回去烧些纸钱才好,唯恐沾染了晦气。

    李纨业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