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通州渡口李纨遇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待宝玉黛玉回到金陵后,贾政也在江南流连忘返,还说来日自己致仕便要回金陵祖籍养老。王夫人薛姨妈听了这话,也都欢喜。不料这日得了探春书信,得知宁荣两府抄家。一家子震惊过后,只能立即往回赶。因王夫人有心疾,宝玉又怕黛玉辛苦,所以还是走水路坐船上京。不过晓夜兼程,不做停留。

    这日已是腊月十八,行船快到北京都城外的通州渡口,贾宝玉便派了茗烟先去大兴庄送信。茗烟到大兴庄时,探春贾环还在城里,湘云带着孙继业去给卫夫人上香了,贾兰三月孝期满了已回国子监读书,贾菌去了张家,平儿同巧姐在刘姥姥家,只有李纨在。

    听茗烟说贾政等人的船只不久即到通州渡口,李纨便吩咐张材和王兴赶了孙家的车,又租了三辆车,亲自去迎。这几日素云感染时气,又过给了碧月,李纨只好带了彩儿同紫儿与茗烟同去。到了瓜洲渡口,贾政的船还没到。李纨便吩咐将马车紧挨着渡口停下静候。

    茗烟因肚子不舒服,寻茅房去了。张材和王兴则蹲在马车边上,抽着旱烟歇脚闲聊。彩儿同紫儿在大兴庄日子久了,规距不如贾府原先的下人好,难得出来一趟,都好奇掀开了马车窗帘,往外观看。

    李纨想着她们到底是探春的人,也不制止。自己缩在车厢一角,闭目养神。突然听得耳边彩儿紫儿一起叫道:“珠大奶奶快瞧,外头这个奶奶真好看,跟仙女儿一样!”

    李纨好奇,睁开眼朝外一看,只见马车窗口正好对着一艘扁舟,船头立着一个妙龄女子。她一看之下,还以为自己眼花瞧错人了。忍不住揉揉眼睛,将头伸在窗口,再细细一瞧,果然是妙玉。只见她已经换了俗家打扮,挽了留仙髻,插了白玉钗,披了大红羽纱斗篷。脸上不施脂粉,却丽质天成,美得叫人挪不开眼。被一个怯生生的小丫头扶着,身边则站了个五大三粗、膀壮腰圆、一脸横肉、浓眉怒目的大汉。渡口往来的人都为妙玉的姿容吸引,谁都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只是被这大汉一瞪,便不敢再看。

    只听船家一边解着缆绳准备开船,一边高声对那大汉说:“客官说在赌档里发了财,这天仙般的媳妇,莫非也是赢回来的?如何又要去苏州?”

    那大汉道:“手气好赢了钱,自然就能娶个好媳妇。我屋里的是苏州人,带她回乡祭扫。”

    那船家笑道:“赢的钱能娶这等家人,客观的手气当真不得了!这样的美人,回乡祭扫是应该的,可要多谢你死了的岳父岳母。若是他们不死,只怕轮不到你。”

    妙玉站在船头,便如毫无生气的一尊观音玉像一般,绝世而立,听若未闻。直到她不经意间眼神对上了马车中的李纨,浑身一抖,苍白的面上添了几分生气,眼里流露出求助之意。

    李纨想着,莫非那大汉就是从水月庵劫了妙玉之盗匪。想来妙玉为他胁迫,不敢出声。若是如此,只要自己高声叫起来,此处人多,将这大汉当场拿下,报到官府,妙玉就能脱身。

    只是李纨素来不喜妙玉的清高,便似笑非笑的看着她,等她开口恳求。妙玉见李纨如此,张了张嘴,虽面带恳求之意,却未能吐出声来。最后咬了咬唇,终是闭了嘴,将头一抬,哀求之态一扫而光,恢复了往日的孤高清傲。

    李纨见妙玉沦落如此仍是不肯低头,冷笑一声,淡淡道:“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要人帮忙,就放下身段求人。这时候还端着,给谁看?我又不是宝玉,满心怜香惜玉。”说完便将马车的窗帘放下,吩咐张材和王兴将车挪个地方,离渡口远些,清净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