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
姜子牙大喜,随即写了书信一封交给土行孙。土行孙告别妻子,匆匆赶往夹龙山。
话说张奎败回城中,面带愁容地对高兰英说:“周营能人异士众多,如何应对?”
高兰英反问他:“有谁是异人?”
张奎道:“有一个人叫土行孙,也有地行之术。”
高兰英略一思忖:“那就再写告急表章,速向朝歌求援。你我坚守县城,不必再与他们交战。等待援军到来,到时再想破敌之计。”
正议间,忽然一阵怪风吹来,把府前宝纛旗吹折断了。夫妻两人大惊失色,说:“这是不祥之兆啊!”
高兰英随即摆设香案,取了金钱占卜一卦,高兰英看了已经明白了。
高兰英说:“将军可要迅速行动,土行孙正前往夹龙山取指地成钢之术来破你,你立即动身,不可迟疑耽误了!”
张奎听了大吃一惊,立即收拾准备,径直前往夹龙山阻击土行孙去了。
土行孙日行千里,而张奎日行一千五百里。张奎先到夹龙山崖畔隐匿等待。土行孙如期而至。土行孙来到了猛兽崖,远远的看见飞龙洞,满心欢喜,心里想着:“今天又回到故土了。”
他并未察觉张奎已在崖边埋伏多时,手里举着刀,只等着他来。土行孙哪里知道,只是往前走。
也是命该如此,天数注定。看到土行孙走到面前时,张奎突然现身大喝一声:“土行孙不要走!”等到土行孙抬头看时,已经为时已晚。张奎手起刀落,砍中土行孙肩背,可怜他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张奎割下他的头颅,迅速回到渑池县,夫妻俩人相见,将杀死土行孙的事情说了一遍,夫妻俩都非常高兴,把土行孙的头颅在城头上悬挂号令。
周军营中的探马看到渑池县城头上号令出人头,走近仔细查看,震惊地发现这竟然是土行孙的脑袋。他赶紧跑回周军的中军帐,向主帅报告:“启禀元帅,渑池县城上挂出了土行孙的首级,原因不明,请元帅定夺。”
姜子牙听后道:“他去夹龙山了,不在军营里,也没有出战,怎么会阵亡呢?”
他掐指一算,突然大叫一声,说:“土行孙死的冤枉,这是我的过错啊!”姜子牙非常伤心。
不料,军帐的动静惊动了邓婵玉,她得知丈夫已经战死,痛哭着冲进军帐,喊道:“我要为夫主报仇!”
姜子牙劝阻道:“你要冷静行事,不能轻率。”但邓婵玉根本听不进去,她泪流满面地跨上战马,来到城下挑战:“张奎,出来与我决一死战!”
城上哨兵观察到这个情况,急忙报告给城中:“有女将搦战。”
高兰英听后冷笑一声:“这个贱人!我正想找机会报复她一石之仇,今天就是她的死期!”
高兰英跨上战马,提刀在手,在城中先拿出一个红葫芦在手中,出城时已经先从中放出四十九根太阳神针。
邓婵玉听到马蹄声响时,眼睛已经被神针射住,观看不清。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高兰英已经一刀挥来,将她斩于马下。
高兰英斩杀了邓婵玉后,回到城中号令。哨兵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周军的中军帐。
姜子牙听后十分悲痛,对众门人说道:“高兰英有太阳神针,能射人双眼。大家一定要严加防范。”因此,周军按兵不动,在想良策攻取此县。
这时,南宫适提议道:“这小小的县城,如今损失了无数大将。我建议元帅命人四面攻打,把这个县城夷为平地。”
姜子牙传令下去,命三军四面攻打。他们架起云梯和火炮,呐喊着猛攻县城。然而,张奎和他的妻子千方百计地守卫着县城。一连攻打了两天两夜,周军仍然无法攻下县城。姜子牙心中恼火不已,再次传令撤退,再想办法攻取县城,不然的话,徒然让军士劳苦而无功。
此时,张奎又写了一本奏章向朝歌城求助。他派了一名使者渡过黄河,来到孟津。这里有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四百位诸侯所率领的军队驻扎。使者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人耳目,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到了驿站后,他在那里歇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带着奏章来到文书房投递。
那天负责处理奏章的人是微子。微子接过奏章后匆匆阅读起来。他看完后立刻入宫面见纣王。纣王正在鹿台上宴饮取乐。微子在台下等候。
纣王宣微子上了鹿台,微子向他行礼后,纣王问:“皇叔有什么奏章?”
微子说:“陛下,武王的大军已经兵进五关,现在兵临渑池县城下。周军已经重创我军,我方已经无法支撑下去。情况万分危急!请陛下立即派遣援军前去支援防守。否则的话,我只有以死报答君恩了。更何况这个县城距离都城不过四五百里远!陛下却还在这里宴饮取乐,全然不顾国家安危。孟津现在有南方和北方的四百位诸侯率军驻扎,他们在等待着西伯侯姬发的到来,现在的情况是刻不容缓啊!陛下应该立即寻找贤能的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任命大将率领军队剿灭反叛、改过自新训诫军民、修明仁政治理天下大事!这样才能挽回天意的变化啊!或许可以不失去成汤的宗庙社稷啊!”
纣王听完微子的奏报后大吃一惊:“姬发这个反贼,竟然已经攻破了我的关隘!他们消灭了我的军队、逼近我的县城!他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渑池!我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痛恨!我一定要御驾亲征去消灭这个反贼!”
中大夫飞廉启奏道:“陛下,此事不可轻率行事。如今孟津之地屯兵四百诸侯,如果他们得知陛下亲征,他们会先让陛下过去,然后再阻挡陛下后路,使陛下首尾受敌,这不是万全之策。臣建议张榜招贤,重金悬赏,自会有高明之士应召而来。古语有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必劳烦陛下亲自统领大军,与叛臣较量于战场之上呢?”
纣王思索片刻后答道:“依卿所奏,速传旨意,设立赏格,张挂于朝歌四门,广招英才,若有堪任都府之才者,不拘一格提拔。”
如此一来,朝歌城内引起一阵骚动,百姓们日受数次惊慌。
不出所料,有一日来了三位豪杰,他们上前揭下榜文。守榜的军士随即引领这三人前往飞廉的府邸拜见。门官通报后,飞廉道:“有请。”
三人进府后,与飞廉行礼毕,道:“听到了天子招募天下贤人,我们虽然自知才疏学浅,但身为国之子民,君父有事,岂能不理,愿捐躯效犬马之劳。”
飞廉看见这三人气度不凡,便赐座让他们坐下。三人却说道:“我们是平民百姓,大夫您地位尊贵,我们怎敢随意就坐。”
飞廉说:“求贤若渴,欲定国安邦,即使高官厚禄,也可以接受不用推辞,何况一个座位呢!三位不必客气。”在飞廉的坚持下,三人方才落座。
飞廉问道:“三位壮士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三人递上一份名帖,飞廉看了得知他们是梅山人氏,一位叫袁洪,一位叫吴龙,还有一位叫常昊。这便是“梅山七圣”,他们三个率先来投,之后还会有四个陆续加入。
袁洪,白猿成精变化成人形,吴龙是蜈蚣精;常昊,则是长蛇精;他们借用“袁”、“吴”、“常”三字作为姓氏。飞廉看了他们的姓名,随后带他们入朝,来朝见纣王。
飞廉进入内庭,天子正在显庆殿与恶来下棋。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纣王说:“宣来。”
飞廉入殿见驾,启奏说:“臣启陛下:现在有梅山三个杰士,应陛下求贤之诏,已经在午门候旨。”
纣王大悦:“传旨宣来。”少时,三人来到殿前,高呼万岁,拜毕,纣王赐三人平身,三人谢恩,侍立两旁。
纣王说:“众爱卿这次来,有什么妙计良策可擒逆贼?”
袁洪奏道:“姜尚以花言巧语,纠结天下诸侯,蛊惑黎民万姓作反;依臣愚见,先破西岐,捉拿了姜尚,则八百诸侯都望陛下降诏招安,赦免前罪,天下的战乱不战而自平。”
纣王闻奏,龙心大悦,封袁洪为大将,吴龙、常吴为先行官,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总督,令殷成秀、雷鹃、雷鹏、鲁仁杰等将领都随军征伐。
纣王传旨,嘉庆殿摆设酒宴,宴请诸位臣子。
鲁仁杰自小就多读诗书典故,广识英雄,看到袁洪行事不按礼节,心里暗思忖:“看这个人的行事,不是大将之才,暂且看他操演兵马,便知道情况了。”
当日酒宴散席,第二天感谢皇恩。三日后来来教场,操演三军。
鲁仁杰看到袁洪行动举止,指挥号令,都不得法,想来也不是姜子牙的敌手,但这个时候正是用人之际,鲁仁杰也只得将就了。
第二天,袁洪朝见纣王,纣王说:“元帅可先领一队人马,往渑池县辅佐张奎以阻西兵,元帅觉得怎么样呢?”
袁洪说:“以臣的观点来说,首都的兵马不适宜远出。”
纣王问道:“为什么不宜远出呢?”
袁洪启奏道:“现如今孟津已有南北两路诸侯驻扎,他们在后虎视眈眈,如果臣往渑池,这两路诸侯拒守住孟津,阻断臣的粮道,那时使臣前后受敌,这是不战自败的做法。何况粮为三军的生命,是军马未行而先需要的。依臣的计策,不如调二十万人马,阻住孟津的咽喉要道,使诸侯不能侵扰朝歌。这样的话,一战可成功,大事就可以稳定了。”
纣王听了心里大为欢喜,说道:“爱卿所说的话很有道理,爱卿真是社稷之臣啊!就按照爱卿所奏的施行。”
袁洪随即调了二十万兵马,吴龙、常昊为先行官,殷破败为参赞,雷开为五军都督,殷成秀、雷鸭、雷鹏、鲁仁杰等将领随军征伐。浩浩荡荡地往孟津而来。
不知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