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与文武官员在马背上听到那歌声,觉得非常奇特,他们觉得其中必定有贤能之人。于是,文王命令辛甲说:“请那位贤者前来相见。”
辛甲领命,骑马来到他们面前,见到一伙樵夫,问他们说:“你们当中有贤能之人吗?请出来与我们的君主相见。”
众人放下担子,都说:“我们当中没有贤能之人。”没过多久,文王的马到了。辛甲回复说:“他们当中没有贤士。”
文王说:“这歌声韵律清新奇特,怎么会没有贤能之人呢?”其中一个人说:“这首歌不是我们所作。前面十里,地名磻溪,其中有一个老人,早晚都在垂钓。我们打柴回来,在磻溪稍作休息,早晚听到这首歌,我们都听熟了,所以随口唱出。不知大王驾临,有失回避,这是我们的罪过啊。”
文王说:“既然没有贤士,你们先退下吧。”众人便都离开了。
文王在马上继续思考着。又走了一段路,他和文武把酒言欢,兴致未尽。
正行走间,只见一人挑着一担柴,边唱歌边走来。文王听到歌声,感叹说:“太惊奇了!这里必定有贤能之人。”
散宜生在马上看那挑柴的人好像是狡猾的武吉。宜生说:“主公,刚才作歌的人好像是打死王相的武吉。”
文王说:“大夫弄错了吧!之前演先天之数时,演示结果是武吉已经死在万丈深潭之中,哪有武吉还在的道理。”
宜生看得真切,随即命令辛免说:“你是不是去把他叫来。”辛免骑马向前。武吉看见是文王驾临,回避不及,把柴放下,跪在尘埃之中。辛免看时,果然是武吉。辛免回来见文王,启禀说:“果然是武吉。”
文王闻言,满面通红,对宜生说:“大夫,这等狡猾逆民,应当加等审问。他杀伤人命,逃避重罪,罪与杀人同等。如今不说武吉逃避罪责,但先天之数竟然有差错,怎能传世呢?”
武吉哭着跪拜在地,奏报说:“我是守法奉公的百姓,不敢狂妄悖逆。只因误伤人命,前去问一个老人。离这里三里,地名磻溪,这个老人是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他叫我拜他为师,告诉我说:回家挖一个坑,叫我睡在里面,用草盖在身上,头前点一盏灯,脚后点一盏灯,草上用米一把撒在上面,睡到天明,只管打柴,再不妨事。千岁爷啊,‘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呢?”
只见宜生在马上欠身祝贺说:”恭喜大王!武吉现在提到的这个人,道号飞熊,正应了灵台之兆。昔日商高宗夜梦飞熊而得傅说;今日大王梦飞熊,应得子牙。如今大王行乐,正应寻求贤能之人。乞望大王赦免武吉无罪,让武吉前往林中请求贤士相见。”
武吉叩头谢恩,跑着去了。
且说周文王君臣,在林前停下,不敢惊动贤士。他们在离林数箭之地下了马,文王和宜生步行进入森林。
且说武吉追进森林,不见师父,心中慌张。又见文王走进森林,宜生问:“贤士在吗?”
武吉回答:“刚才还在,这会儿不见了。”文王问:“贤士可有别处居住?”
武吉说:“前面有一间草舍。”武吉引导文王来到门前。文王用手抚摸门扇,唯恐过于冒失。只见里面走出一名小童子开门。
文王面带微笑地问:“老师在吗?”童子回答:“不在,他和道友一起出游了。”
文王问:“什么时候回来?”
童子回答:“不一定。或许马上回来,或许一两天,或许三五日。他随遇而安,逢山遇水,和道友们一起谈玄论道,所以没有固定的回来时间。”
宜生在一旁说:“启禀主公:求贤聘杰,应当虔诚。今日来意虽不诚,但为避免远避。昔日上古时代神农拜常桑,轩辕拜老彭,黄帝拜风后,商汤拜伊尹,应当沐浴斋戒,选择吉日迎聘,才是敬贤之礼。主公请暂且回朝。”
文王说:“大夫的话是对的。”他命令武吉跟随他回朝。
文王走到溪边,看到环境优美,林木幽静空旷。又见绿柳下有一块大石头,旁边竖着一根鱼竿漂在水面上,但不见姜子牙的身影,心中非常惆怅和失望。
然而,文王仍然留恋不舍。宜生再次劝说,文王才跟随众位文武官员返回朝中。到了晚上,他们进了西岐城,来到殿前。文王传旨,命令百官:“各位都不必回各自的府第,都在殿廷过夜三日,同去迎接大贤。”有大将军南宫适进言:“磻溪钓叟可能是虚名,大王未知真实情况,而以隆重的礼仪迎接他,倘若言过其实,不是白白浪费主公的一片真诚吗?依臣之见,主公也不必如此费心,待臣明日自己去请他来。如果他的才能符合他的名声,主公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