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大哥从小就听话懂事,帮父母亲干活,带弟弟妹妹。父母亲疼她,想留她到十八九岁再嫁。
可哥哥谈了门不错的亲事,是他座师帮忙说的亲,家里却没有余钱多置间房。
父母合计了半天,长吁短叹都想不到办法,就想到去借利子钱。哥哥赶紧拦着,说若要这样连累家人不如不成亲。
未过门的嫂嫂是京城本地人,父亲是吏部侍郎。若非嫂嫂容貌普通身体肥胖,这亲事都轮不上她家。因她家兄弟姐妹相貌极好,这才被嫂嫂家看中。
嫂嫂不嫌弃她家境况,肯屈尊下嫁,同他们住一块。日后等嫂嫂过门,她娘家帮衬一二,哥哥的前程就更能好。
她担忧哥哥错过了这门好亲事。算算她也快十八岁,便主动同爹娘说将她先嫁出去空个房间给大哥做新房。
本来是她和两个妹妹一间,哥哥和弟弟一间。等她嫁了,两个妹妹去同父母挤到一块。弟弟在书院读书,休沐回来就在厅里打地铺。
父母想了很久,还是同意找人给她相看。哥哥在书院听说了,赶回来哭着说他不成亲了。她与哥哥吵了半天。
多亏父亲同在翰林院的师伯照顾,说她恬静孝顺,父母皆有读书人的风骨。给她家介绍了户部侍郎的侄子。
当她听到对方有一套两进的宅子,一辆马车。年纪比她就大三岁。她当场就高兴地哭了出来,激动地给师伯跪下磕头。
她家曾有户邻居,当年也是面临如此情况。为了给中举的儿子攀附好亲事,同她交好的邻居姐姐就被她狠心的父母嫁了一个五十岁的官员做填房。
那家人风光得意地搬走了。她只看到回门的邻居姐姐的脸如同枯井,眼里再没了光。
对比之下,她家父母宁愿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委屈女儿。原本还反对的哥哥去见了她未来的相公,喜气洋洋的回来了,打了几瓶好酒去找师伯道谢。
哥哥说这门好亲事可是打破脑袋都难寻。哥哥和弟弟都掏出抄写书本攒的积蓄,带她置办了一套上好的衣裳和首饰,和父母一同领她去了姜侍郎府上相看。
姜侍郎夫人和女儿和她们聊了半天,夸她有大家风范,家庭和睦,很是中意她。
她同家人与她未来相公见了一面,对方相貌堂堂,为人老实,她更觉得是天下掉下了大馅饼。
由于公公婆母都在外,亲事由姜家叔父叔母一手操办,两位堂妹也在旁帮忙。
她坐一天喜房,大堂妹还悄悄安排了汤食给她填肚子。见姜家家风如此,她很是安心。
成亲后她如愿搬进了二进宅子。这亲事还让嫂嫂的父母都对她家又高看了几分,嫂嫂的嫁妆都添了两成。她越欢喜,就越费心拉拢讨好相公。
当公公婆母要求同在京城的两位嫂嫂去杭州帮忙,考虑她才成婚一年,说她可去可不去。当她知道是去帮大堂妹的忙,感念她对自己的好,咬牙也跟着去了杭州。
没曾想到了杭州,全新的世界对她打开了大门。大概是她更喜欢读书写字,每日穿金戴银,吃喝玩乐的事情做多了,她就感到心头有些空虚。
反倒是收到银两,在铺子间奔波忙碌的日子让她有了新的体验。特别是拿着自己赚的钱寄给父母,掏钱买各种书籍的时候,她感到格外痛快。
要知道去年她母亲生病,她同相公商量,拿了十两银子回家。母亲都担忧她相公会生气,不肯收下。
她相公没有异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