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一张地看过去,不知何时太阳已经西沉,夜色降临,身旁早已有下人点上了灯,照亮了这一间房。
终于到了最后一张,翰林学士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名字,安源马自远,接下去才继续看着文章内容。
文章写的还算可以,但却没有前面那些人的精彩,看过了之前的那些文章的翰林学士这么点评到,但也还是耐心看了下去。
“……安远之地……”
忽然,翰林学士的目光顿住了,死死地盯着“远”字上面。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
想到了什么翰林学士赶快去翻看这张试卷上写着的籍贯与名称——安源马自远。
翰林学士的脸一下子就沉下来了,看上去风雨欲来,下一瞬就能够电闪雷鸣。
他叫了身边伺候的下人过来问道:“青州是否有安源与安远二地?”
下人是这儿的本地人,听着官老爷问话虽然很疑惑但还是乖乖作答:“回老爷,有的。奴才就是从安远来的,经常有人弄错安远与安源两个地方,还以为是一个地呢。”
听完下人的回答,翰林学士的脸色更加阴沉了,下人被吓了一跳,然后被翰林学士挥退下去了。
翰林学士的脸色十分凝重,如果这不是写错的话那么就是……
心里已经猜出来了大概,翰林学士不敢多等,赶紧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如果没有猜错的话……
……
京城之中。
青州送来的快马加鞭的折子被送到了青州驻京的提塘官手中。青州提塘官看着手中的折子上面写着:“翰林学士王文远”便知道这不是小事。
赶紧推了其他就坐上了轿子让人把他送往景运门的外奏事处。
来到了外奏事处,青州驻京提塘官脸色看似平淡实则略带几分急切,将从青州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折子交于他们道:“此信件还望立即交于内奏事处。”
外奏事处的官员向来也不是什么蠢人,见他严肃的模样便能够猜到手上的折子中一定是藏了大秘密,点头道:“大人不用担心,我等自当将折子送往内奏事处。”
提塘官交完折子后忧心忡忡地走了,他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心中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外奏事处的人自然没有敷衍青州提塘官,立即将这封快马加鞭递过来的折子送往了内奏事处,然后再由内奏事处送往紫宸殿。
内奏事处自然也能够分清轻重缓急,快马加鞭送过来的信件都有一定的标致,内奏事处的人不敢懈慢,很快就将折子呈上了紫宸殿的皇帝御案之上。
虽说是快马加鞭,但自信件发出自现在也有一整天的时间了。
王安福从外面走进来,手上捧着那封信件道:“陛下,青州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
原本在处理其他事情的皇帝抬起头,看着下首躬身捧着手中托盘的王安福道:“快些呈上来。”
皇帝先看信件封面,是他派往青州监考乡试的翰林学士王文远递上来的,皇帝面上无其他表情,将信件拆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