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哪个受过这样的苦,他就不信他们不求饶。
第一天,果然有人坚持不住了,哭着闹着央求回来。
家里的长辈坐不住,只好再次求到皇上面前。
皇上什么也没说,大手一挥,准了。
第二天,又有人来求情。
第三天,
第四天,
……
直到一个月后,皇家猎场的马厩里只剩下三个人。
宣王世子,长平郡王,还有……宋筠。
三个人被他召进御书房时灰头土脸的,眼睛却亮得很,竟然还当众交流起喂马的心得体会来,最后宋筠还争赢了。
皇帝看得心情复杂,既无语,又有些莫名奇妙的欣慰。
最后,还是皇后亲自带着宋筠去给惠妃赔罪,这才了了这桩事儿。
宋筠不高兴,“姑姑,我们干嘛要去给惠妃娘娘赔罪,她平日里就对你阴阳怪气的,仗着皇上姑父的宠爱,处处给姑姑你使绊子,我这是给她点儿教训。”
宋皇后一愣,神情变得有些复杂,“所以你是为了给姑姑出气,才带着那些皇室子弟去捉了惠妃娘娘的鱼烤着吃的?”
“我……”宋筠自知说漏嘴,有些懊恼道:“反正我都被皇上罚去扫了一个月马厩了,凭什么还要跟惠妃娘娘道歉。”
要是道歉,她这个月的苦不就白受了嘛?
宋皇后板正脸色,严肃道:“阿筠,这是两回事。”
见她疑惑,宋皇后却头一回地没有对这个素来疼爱有加的侄女心软。
“惠妃与我,是大人之间的事,她虽然处处针对我,但从来没有向你发难过,你不该去招惹她。何况,她也是你的长辈。”
“姑姑平日怎么教你的,要敬尊长,知礼数。”
宋筠低着脑袋,别的没听出来,但她能感受到姑姑的语气很严厉,她虽然胆子大,但其实是个心思很敏锐的人。
所以宋大姑娘心虚了,认认真真地听了宋皇后的话,以后再见惠妃时都恭恭敬敬、礼数周到,再没有半点逾矩过。
可惠妃似乎不是这么想到。
两个月后,宫里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
宋家那位大姑娘,皇后娘娘的侄女,把皇上最心爱的一套琉璃杯盏打碎了。
皇上大动干戈,帝后失和。
她跟向来很少哭,但这次连累了姑姑,她很内疚,所以头一回在皇后娘娘面前哭了。
“姑姑,那套琉璃盏真不是阿筠打坏的,为什么他们都不愿相信我,还有那些宫女太监都冤枉我。”
明明她平日里也待他们极好,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还会想着他们。
皇后神情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最后化为满目落寞,把她搂进怀里,无奈道:“阿筠,姑姑相信不是你打坏的。我们宋家的女儿,敢作敢当。”
宋筠眼睛立即就红了,姑姑相信她。
“可是姑姑,是阿筠不好,是阿筠让你和皇上姑父因为我吵架。”
宋皇后思绪有些飘忽,轻轻道:“不怪你,是皇上不愿再相信我罢了。”
是不再爱了,所以曾经的信任、包容都不在了。
彼时的宋筠,还不曾明白姑姑这番里的深意。
后来,她懂了,却宁愿自己永远不曾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