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京城本来是富贵之地,此时又正值初春化暖,自寒冬以来略有萧条的市井便一日日喧嚣繁华起来,上至官宦名士,下到农人商贾,无一不满面春风,唇噙笑意。
唯独翰林院修撰林大人在这大好春日里,一连数天都不曾展颜,与往日里可谓是大相径庭。
这林大人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他是姑苏人士,祖上曾袭过列侯,到了他父亲那一代便已出了爵,因着这林家一家数代子弟兢兢业业,功勋过人,圣上念此,又额外加恩,让林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其父不过三十出头便去了,独留了一个还未及冠的嫡子,便是林海。
林海自小聪慧,才识过人,且林家既是鼎钟之家,又是书香之族,他幼时受父启蒙,后又拜了江南大儒为师,苦读数载之久,却恰逢父亲病故,悲痛难已,大病一场。
病好了后林海只在家中侍奉母亲,为父守孝,待出了孝便下场,当下便场场皆中,到了金銮殿上,因林海品貌非凡,文彩风流,圣上甚喜,直接点了他做探花。
如此年纪便高中探花,这在本朝尚且独此一例,且林海深受圣宠,常常随伺左右,可谓是天子近臣,前途无量。
更妙的是这林海尚未婚配,林海之母亦有相看之意,一时间,京城林宅既有前庭同窗故友来往如云,又有后院女眷奉承连连,可谓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一番千挑万选后,终是定下了荣国公贾代善的嫡女,欢欢喜喜的将她娶进了门。
这贾氏不愧是高门贵女,进门没多久便执掌了中馈,她行事从容有度,御下赏罚分明,将内宅庶务理的清清白白,从不叫林海为此费心劳力,且又时时与林海同僚女眷往来唱和,或登门赴约,或下帖设宴,倒让林海得了一二益处。
他本就才德兼备,善治善能,如今又有了贤妻相助,自然愈发的如鱼得水,仕途顺畅,故而鲜露不愉之色,连日里这样面沉如水,阴阴郁郁,倒让人有些异讶了。
今日散值,林海与同僚一一拜别,匆匆回了林府,待进了内院便有一粗使婆子迎了上来,口中念道:“老爷,您可是回来了,奶奶正候着呢。”
林海扫一眼那婆子,并不言语,只是大步流星的走着,待过了回廊穿堂,那婆子早已退下,跟在他身后的换成三四个衣着体面的年轻媳妇。
等到进了内室堂屋,便有几个稚气未脱的小丫鬟又是为他打帘子,又是进正室递消息,不过一会儿,便有一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的丫鬟迎了上来。
她道了声安,低眉顺眼的将林海请了进去。
“琼琚,你们奶奶今日里如何,可好些了?”林海一边向里间走去,一边低声问道。
“回老爷的话,因用了药,奶奶已无大碍了。”琼琚迟疑片刻,又道:“只因着前日的事,奶奶心中有愧,一时间怕是回转不过来。”
听了这话,林海颦眉,声音也冷了下来,“你等好生伺候着,你们奶奶若是仍有一丝不爽的,休怪我将你们尽数打杀了。”
琼琚被这话惊得脸色发白,冷汗淋淋。
琼琚是贾氏的陪嫁丫鬟,往日里在几位主子面前极有体面,今日突然听到林海这两句冷冰冰的话,一时竟心跳如鼓,待林海进去好一会儿后,方才慢慢平息下来。
她守着门,侧耳听着林海与贾氏说话,恍惚分辨出“笞五十”“卖身契”“贾府”几个词,原本就不是很好的面色愈发苍白起来。
约摸半柱香后,琼琚听到贾氏唤了声自己的名字,便赶忙打了帘子进去,见林海与贾氏皆端坐在椅上,一旁立着个样貌平平的丫鬟正伺候茶水。
“琼玖,你去吧。”贾氏淡淡的吩咐了声,那丫鬟听了,便将手中的点彩团花瓷壶放下,躬身倒退着出去了。
琼琚不敢多言,只默默地的替换上去为二人添茶续杯。
林海并不将琼琚放在心上,他看着贾氏低低地道:“我知道你难做,可他到底是我林家的孩子,无论如何,待他大了,也要恭恭敬敬的侍奉你,叫你一声‘母亲’的——”
“老爷这话说的,当真以为是我做的?”贾氏顿时红了眼圈,声音哽咽:“在老爷心中,我便是那种容不下庶子的毒妇?”
林海一时没了言语。
琼琚将两人的对话听在耳中,不由得打了个激灵,连忙跪下,匍匐于地,惊惶道:“求老爷明察,奶奶绝无此意!”
说着咬咬牙,猛地一磕头:“说句大不敬的,哪家的主母竟会蠢到派贴身婢女去谋害庶出子?又有哪家主母谋害了庶出子再又费尽心思将他救活的!求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