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初升,北京城的居民们刚吃过早餐,参加朝会的官员们已经陆续回到家中,高拱被罢的消息也随之被传遍大街小巷。
百姓们是如何震惊尚且不谈,高拱府邸前的胡同口,此时却有十几个身着便衣的东厂番子在盯梢监视。
早上皇帝罢免高拱的旨意刚刚传出去,东厂掌贴千户陈应凤就点了人手去监视高拱。
陈应凤是冯保心腹,和冯保一起干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一直很受冯保器重与观照。
他本就痛恨高拱拿自己当狗看,昨天因为高拱,皇帝罢了冯保提督东厂一职,陈应凤对他更是新仇旧恨。
他听说皇帝让高拱即日回乡,鹰眼一转,就让手下换上便服去监视高府,说是监视,其实是去做足姿态,羞辱高拱。
所以高拱刚回府,他们就封了胡同口。
此时一个身着官服的青年,正在拨开人群往胡同里进。
番役们相互看了看,悻悻地让开了路。因为这个人他们认识,还惹不起。人家老子是三孤。
青年面色微愠,进入胡同时,扭头斜睨,哼了一声。
此人名叫张孟男,尚宝司丞,是高拱老婆的侄子。其父被封太子少保
高拱回府后,平复了一下心绪。现在脸上稍微有了点气色,正坐在椅子上楞神。
圣旨的言辞相当严厉,他明白自己没有回返的余地。回来后就吩咐整理行装。
等他看到张孟男走进来,心里顿时五味杂陈,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张孟男会来看他。
高拱刚做内阁首辅的时候,张孟男就已经在京城任职了。他俩不仅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亲戚--高拱是张孟男的嫡亲姑丈。
按说高拱是张孟男的姑丈,又权势显赫,张孟男应该攀附高拱才对。可他每与高拱相遇,只谈公务,不及私情。这就有点过分了,不说攀附,大家都是底实亲戚,没必要这么做作吧。久而久之高拱对他就有些反感,四年不予升迁。
现在高拱被罢,平日趋势之辈均避而不见,深恐受到牵连,可是他张孟男居然来了。
所以当他看到张孟男,心里很不是滋味,挣扎着就想起身,张孟男见状快步走了过来,把他按在了椅子上说道:
“姑丈快坐着休息”
高拱拉着他的手,心里一突然一酸,老泪横流,他松开手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无力地说道:
“现在老夫失势,
朝廷诸公对我也无所求了,
他们不来看我,我能想到,
可我没有想到,你能来看望老夫。”
张孟男:“这贬谪升迁就像四时交替,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姑丈此次能全身而退应该高兴才对,不要这么说!“
聊了几句,张孟男看高拱精力匮乏,就对他说道:“姑丈,我去帮忙收拾细软”
高拱虽猛受打击,有点心力交瘁,可他心里明白,自己为政多年,提拔了一批人也得罪了一批人。现在皇上下旨让自己即日归乡,自己若拖拖拉拉,不肯动身,势必引来弹劾。到时候生死之事就真尚未可知了。
一想明白,便对张孟男说:
“元嗣,我和你姑母未育一子,这次倒麻烦你了。
你去和姑母说,收拾几件衣服,带些银两就行了,
别的东西让下人随后慢慢整理吧,
我们稍后就启程回乡”
张孟男听完一愣,明白高拱的担忧。
等匆匆收拾好行囊,高拱和夫人坐着牛车出了广宁门时,日头已经挂在了正中。
张孟男一直随行。高拱打算过了卢沟桥就让他回去,可他看后面远远坠着几个身份不明的人,有些担心坚持要多送一程。
刚过河,他们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高拱扭头回看,但见来人面阔须长,年龄和张孟直相仿,看着面熟,一时却想不起来是谁?
来人下马,拱手道:
“首辅,
咱去你府上的时候听下人说,你们已经动身了,
这就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
无论如何秦柱也要送首辅一程。”
高拱听他自称秦柱,突然想起来这是何人。没想到当年只是应他所请,替他祖父写了一篇碑文,这个时候他会来相送。
“汝立,老夫如果没有记错,你的字是汝立吧”
“首辅好记性”秦柱依然口称首辅。
“烦劳你相送,老夫真是愧不敢当!”
“首辅哪里的话,
当年秦某只是一个八岁小儿,
蒙您不弃,随了在下的请托,
为我祖父撰写碑阴,这些年一直记在心里”
这个人的来历相当不简单,他叫秦柱,秦金之孙。要说秦金是谁你可能不知道,可是要提“两京五部尚书,九转三朝太保”有人或许有所耳闻,而这句话就是说秦金的。如果这句话也没听过。没关系,他还有个祖宗叫秦观。秦观是谁?答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要说这秦柱也的确重恩义,他祖父都死二十多年了,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没想到这段因果,一直埋在心中。
几人寒暄一阵,日头越发毒辣,高拱今天上朝本来起的就早,又遭大难,老太婆也一把年纪了,这会被折腾的疲惫不堪,饥渴难耐。两个年轻人一看,就劝说着走到树荫下,吃了些干粮果脯。
大树下,一老两少聊的唏嘘不已,等太阳稍微西偏,高拱就要上路归乡。二人本来坚持要再送一段,可是高拱坚辞不让,只能嘱咐他们多加小心。
人其实就是这样,位高权重的时候,身边多是些阿谀奉承之辈,渐渐地就忘乎所以了。遇到不合心意的人丁点儿也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主动出去联络感情。一俟失势,只要稍有关心,哪怕是自己以前看不上的人,都觉得可以推心置腹,有所依托。
今日景象不像极了后世的官员:在位时装腔作势,拿了好处也不正眼看你,一旦离职退休,哪怕送来二斤茶叶,也会高接送远。
火辣的阳光下,高拱和老伴坐着牛车向老家新郑赶去。两个正直坦荡,不畏强权的青年,牵着一匹马,结伴而还,相谈甚欢。
他们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将为了同一个理想,为大明皇朝前赴后继,呕心沥血。
西苑经厂。
朱翊钧正坐在值房的紫檀大椅上,旁边站了两个人,《大明日报》总编白石松,经厂四大掌司之一曹化田。
早上朱翊钧偷偷摸摸观看一把大明朝会后,回到乾清宫就开始无聊ing。
穆宗驾崩后的二十七天对朱翊钧来说算作一个假期。这些天内自己不用上朝,功课也不严格,能敷衍就敷衍,再过几天张居正腾出手来估计就会给自己开经筵了。
经筵有点像后世的专家讲座,只是级别比较高,授课老师都是举国文学精英中的拔尖,时称大学士,有点像民国时的那些个大师。
讲座的内容也很高端,不仅有儒学经典,更多的是治国之道。之所以名字里有个筵字,一来是比喻这种讲座就像一种文化盛宴。二来是因为讲座结束后皇上管饭,切切实实的盛宴。
到时候朱翊钧可支配的时间估计就不多了。虽然是皇帝,可皇帝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更何况他现在还是个“孩子”上有老娘,下有大臣。小胳膊不是不能拧一下大腿,只是朱翊钧觉得没有必要,大明皇帝被经筵了两百多年,这里面估计也有点干货,他打算参与一下。
朱翊钧很珍惜这段即将结束的假期一无聊就像逛逛,逛着逛着就逛到了经厂。想到自己还有篇点评要印,就走了进去。
昨天《大明日报》试刊,朱翊钧也想了解一下昨天的销量情况。
“大明报纸总局”草设,局长一职一时没找到合适人选,朱翊钧让白石松先兼一段时间。
昨天经厂一共试印了3000份《大明日报》,投入市场2500份。白石松报告供不应求,全部售罄。
朱翊钧曾让人去五城兵马司调过黄册也就是明朝的户籍。得出京城除去军户有户13.5万,有民70万!
他估计大明发展了二百多年,识字率应该还是很高的,不然明朝的小说和画本不会那么发达,即使印刷技术提升了,也得有受众不是。
加上北京又是首都,识字率按百分之十算,也有七万人识字。
考虑到一册书需要30到50文,而报纸价格低至一分。
他大胆的以百分之十的购买率保守估计,市场需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