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章 称心事件背后主谋?李世民的黯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安,太极宫。

    徐风雷的降临,对李承乾的调教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虽然他停留的时间很短,但太子承乾已然是不在发癫,倒是老老实实做起学问来了。

    这自然是让李世民这个老父亲心里头得劲了几分。

    上书房内。

    “启奏陛下,这几日,太子都在读书。”

    东宫内侍跪伏在地,恭声道,

    “所读之书,皆是黄老之学,如《道德经》、《南华经》,亦有佛经如《佛说无量寿经》。”

    “太子殿下终日研读,如痴如醉。”

    李世民眉头一皱。

    “怎么突然喜好宗教经典了?”

    他沉吟道,

    “不会还吃起斋饭来了吧?”

    这小子。

    之前说是想要去突厥草原上当个酋长,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现在摇身一变,又心向空门了?

    “那倒没有。太子殿下只是读书,其余与往常无异。”

    内侍应道。

    李世民这才放心。

    “只是读读经典,倒也无妨。朕素来也喜好道经佛典。”

    他颔首道,

    “说起来,曾经有个叫玄奘的僧人持着大唐的通关文牒出了关,这都快有十年了,不知道他到达天竺国,取到真经了没有……”

    “你且退下吧。”

    内侍行礼而退。

    李世民悠然喝了一口茶,心里谈经论典的瘾头又上来了,随口便吩咐道:

    “来啊。”

    “去知会魏王一声,就说朕待会儿去他那逛逛,叫他挑拣几本好书,一同品品。”

    “遵旨。”屋内近侍应声而去。

    正此时,有一阵脚步声传来。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同而来,这两位大唐的实权宰相,是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平日里朝中有重大事宜,也都是他俩和皇帝商议敲定。

    “都来了?发生什么事儿了?”

    李世民笑着抬手道,

    “免礼,免礼,坐。”

    “谢陛下。”两人皆坐。

    “陛下,臣与房相前来,是有两个消息。”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不知道陛下要先听哪一个。”

    李世民哂笑一声。

    “老是玩这一套,朕向来都喜欢先苦后甜的。”

    他道,

    “先说坏消息吧,朕要把坏消息先变成好消息。”

    房玄龄点了点头,沉声道:

    “焉耆国使者带来焉耆国王的求援国书。”

    “高昌国连同西突厥侵略焉耆,几乎将其国踏灭,损失不计其数。”

    “焉耆国素来臣服大唐,连年纳贡不曾间断。其国王也素来对陛下恭敬。”

    “这一回,他请求大唐主持公道,陛下不可置之不理。”

    李世民顿时露出不悦之色。

    “高昌?”

    “就是那个极不恭敬,还阻断丝绸之路,阻止西域胡商进入大唐的弹丸小国?”

    他沉着脸道,

    “高昌国王叫什么来着?”

    房玄龄应道:

    “回陛下,高昌国王名叫麴文泰,的确是素来狂妄,还曾和西突厥一起出兵,侵略我大唐伊州边境。”

    “如今,也是因为焉耆国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通往中原的道路,使得西域商旅纷纷改道焉耆,导致高昌无法敲诈劫掠来往商旅,因此怀恨在心,这才出兵侵略。”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

    “区区小国,也敢上蹿下跳,在丝路上做文章,真是找死!”

    他毫不客气的道,

    “当出兵灭之!”

    “陛下,丝绸之路对我大唐而言无比重要,那是对外商贸的血管子!决不能被高昌这样肆意捏在手里!”

    李世民神色沉静。

    丝绸之路,自然重要。

    麴文泰如此嚣狂,根本就没把大唐放在眼里!若是边陲小国也就罢了,任由他夜郎自大便是。

    可偏偏高昌的地理位置很关键。

    若是俯瞰天下,高昌就是丝绸之路上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隘!这个关口要是堵上,那来往商旅便无法进出了。

    这无疑会损害大唐的利益!而且时间越久,损害的越大!

    但……

    “李靖那边怎么样了?”

    李世民问道。

    大国出兵,最忌讳多线作战。

    吐谷浑这边结果没出来之前,他是不能再兴大兵的!

    “陛下,这便是那个好消息了。”

    长孙无忌笑道,

    “李靖用兵如神,打的慕容伏允连番逃窜,途中斩杀胡卒数万,俘虏十数万,所获牲畜数十万头!”

    “三路大军追击至吐火罗沙漠,薛仁贵、契苾何力、侯君集三线先锋追击,彻底消灭吐谷浑残部!”

    “慕容伏允再度败逃!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其人头被侯君集将军所获,带回军中!”

    “自此,吐谷浑彻底平定!”

    “这是李靖大总管的战报,请陛下阅览。”

    说着,他将袖中的战报递了上去。

    李世民只是听着这番简短的汇报,都已然是喜上眉梢!

    “如此干脆利落?”

    “好!好好……”

    他捧着战报扫了几眼,猛地一拍大腿,大赞道,

    “好啊!”

    “这该死的慕容伏允,终于是死了!”

    “李靖这一仗打的漂亮!当赏!”

    “来啊,速速草拟圣旨,改封李靖为卫国公,加食邑五百户!”

    房玄龄起身拟旨。

    劳苦功高的李靖,到了这一刻,才算是真正和玄武门事变的从龙功臣们站到了同一高度。

    想当初,他的食邑只有两百户,到现在的千户……那都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哇!

    当然了。

    他这也算是到头了,此战之后,李靖也将跟徐风雷一样,成为军界吉祥物,不到要紧关头,是绝对不可能出动这两尊大佬的。

    “陛下,其他有功之臣……”

    长孙无忌忽的道,

    “是否也要一一封赏?”

    “特别是侯君集此人乃是戴罪之身,如今他还活着,且立下了不少战功,论勇猛,军中无人可比。”

    “他该如何赏功罚过,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的笑容为之收敛。

    侯君集。

    这是一个让他头疼的名字。

    李靖的战报上,也提到了他——军功的确多,这没得说,而且没有一丝水分,全都是实打实的硬仗。

    按照他以往的风格,那自然是功劳抵去过错,还有的多,还能再赏呢!

    可这一回……

    和徐风雷分别的时候,他是答应过的,要处置好侯君集的。

    现在这样……如何处置?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