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当成是自己人了啊。
一时间,宋国辅激动得眼睛都有点红了,叩首于地,大声说道:“卑职绝不辜负都督的信任,今后都督但有所命,卑职上刀山下火海有死而已!”
“好,好,好,有你这个话,我就放心了。本都督也不需要你们为我上刀山下火海,本都督惟愿你们勠力同心精诚合作,守好我们辛苦打下来的城池土地!”
事实上,杨振对宋国辅无所谓信任不信任。
如果将宋国辅的营头布置到其他的方向上,杨振或许会担心他是否会对自己真正忠诚。
——毕竟,这种人想当年可是背叛了登莱总兵张可大,然后跟着耿仲明搞了登州兵变,最后渡海跑到了清虏那边,当了汉奸二鞑子。
而现如今,他们又背叛了怀顺王耿仲明,当了自己的内应,并且炮毙了怀顺王耿仲明。
这样的人,搁在过去,那是妥妥的三姓家奴了。
杨振就是再心大,也不会完全对这类人掉以轻心。
因为就是杨振本人也无法预料,将来自己的哪个做法要是不合他们的意,他们会不会继续故技重施发动兵变,坑自己一把!
所以,这样的人,杨振是肯定会把他们带回到了金海镇的真正腹心之地任职的,至少目前情况下是肯定不会的。
当然也不会给他们接触其他山头派系的机会。
比如说辽东镇的那些派系,再比如说登莱镇的派系,一旦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金海镇之外的其他人马,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会在做出什么选择。
所以,杨振思来想去,只有将石明雄与宋国辅分开,同时将他们牢牢拴在镇江堡的抗虏前线。
唯有将他们放在这里,杨振才可以比较充分地信任他们。
因为镇江堡城的当面,只有清虏的兵马,而石宋二人将来唯一不可能再卖身投靠的,就只有清虏兵马了。
而这一点,也正是杨振对他们如此慷慨大方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杨振的这点考虑,可就不能对他人说了,只能自己心里清楚。
却说杨振三下五除二地安排完了仇震海以及石宋二人的去向之后,在场诸将的目光很快就跟着杨振一起,转向在场的几个朝人将领身上。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直在考虑自己带到金海镇来的兵马应该怎么办的沈器成,突然站起来对杨振拱手说道:
“都督,沈某这次幸得都督援手,从平壌城内带出来了七千多兵马,与此同时,多亏林统御、俞副将以及仇副将的公子,哦不,是仇总兵的公子,从江华湾一带,接应撤离了数千决意抗虏归明的朝人,这些人马百姓皆我朝人,累计万余人,漂浮海上,无依无靠,还请都督择地予以安置!”
“无依无靠?”
杨振原本就要说到对渡海来归的朝人的安置问题,但见沈器成抢先开了口,于是安静地听他讲完。
只是听到他言语之中提及的“无依无靠”之语,当即摇头失笑,等他一说完,立刻笑着对他说道:
“沈先生于遭逢危难之际,能够收拢人马,渡海来归我杨振,善莫大焉,杨某人心中甚是感念。
“而沈先生你原本就是本都督委任的忠义归明军总监军,我意今后你可实任此职,同时将你带来归我的兵马百姓,一并归入忠义归明军当中!不知你意下如何?”
自从杨振从许廷选的嘴里听说,沈器成带了大批人马百姓跟随林庆业、俞亮泰等人的船队渡海到了金海镇的地界,他就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安顿并且消化这批人马了。
与此同时,他也已经提前征询过忠义归明军都指挥使安应昌的意见了。
忠义归明军原本有四个指挥,安益信带走了一个,剩下的三个跟着安应昌一起来了镇江堡。
在之前的几次作战之中多有损失,而正月初七夜的那场混战,损失尤其重大,几乎整整一个指挥都战殁了。
如今虽然号为忠义归明军,但是实际上只剩下了两个不满编的指挥,已经不足一千人了。
虽说屡经大战之下能够活到现在的都是精华,可是人数太少无路如何也当不起忠义归明军的称号了。
如果没有沈器成率部来归这个事情,杨振原本已经有意趁此机会将其改编为一个忠义营。
而许廷选所带来的有关沈器成等人的消息,暂时打消了杨振的念头,同时也使忠义归明军的存在获得了新的意义。
对此,安应昌其实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当杨振询问他,是想撤销忠义归明军的番号,从此独领一个千余人的忠义营呢,还是想维持忠义归明军的番号,然后大举吸纳沈器成及其麾下各路朝人兵马的时候,安应昌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只要他仍旧是整个忠义归明军的都指挥使,那么他不介意沈器成率部加入,然后与他分享统领金海镇所有朝人兵马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