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贾公馆。以孙总为首的一些东北高管们是组队的出现在了这里一楼的大客厅里面。
他们千里迢迢的从大老远飞过来见贾有为,那肯定不是为了聊天,而是为了告状。他们是原告,被告人就是贾玲玲。
“如果是你的意思,我们自然没有话说,执行就是。我们担心的就是有人打着你的旗号在铲除异己,壮大个人势力。
你可得警惕有人在你背后搞小动作,试图架空你。”孙总坐在左侧最靠近贾有为的位置上面,进退有度道。
贾有为不是第一天才知道自己死去那个亲爹的老臣子们,虽说忠于贾家不假,但是或多或少也有倚老卖老,摆资历,依仗着当初功绩的心态。
哪怕有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也不能够就统统地把他们都给炒掉。第一,不能让人说自己,或者贾家是卸磨杀驴。
这其中能力实在不济,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的老人,打发去子公司,孙公司的闲职上去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着退休。再不然,就降薪。
第二,经济效益要讲,人情也要讲,是才符合本国的国情。他们把青春都卖给了公司,以及贾家。
人一老了,就被踢掉,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养家糊口怎么办?这可以不用去管数量庞大,以万作为单位计量的工人,低级白领等群体,但中高管理阶层还是要多多少少地照顾一下。
第三,这种照顾,也是有着策略上面考虑。年轻人,后进公司的人总不能够带着战战兢兢,暗骂公司只知道赚钱,太无情无义,利用完了就扔。
同样,也能够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拼命工作。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老早就形成一个概念,混嘛,混,等你混不上中高管理阶层,人到中年,乃至还到不了中年,35岁左右就能够把你给挤出公司去。
第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不去,被踢出公司,那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他人。这公平的上升通道在贾氏集团还是存在的。
贾有为背靠在独自一个人坐着的长沙发上面,完全表现出了一副不置可否的态度。他深知贾玲玲的最大优点和缺点是混在了一起。
她不喜欢钝刀割肉,历来都是快刀斩乱麻,一刀切。效率高,手段狠,后遗症也不少。当然,拖拖拉拉地办事风格不是贾玲玲。在她看来,这样做的损失会更大。
孙总一时间搞不清楚贾有为葫芦里面卖得什么药。他再三权衡过这一趟来见对方的风险。贾玲玲和贾有为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的好。
在外界一直盛传,贾玲玲与其说是贾家的养女,还不如说是贾家的媳妇儿。所以,这其中的关系就很微妙了。
不过,孙总等人也清楚,贾有为还是比较公私分明,听得进去各方面的意见。何况贾玲玲给他们定下的一个月限期,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与其届时被逼的没脸面的走人,还不如奋力一搏,保不齐就能够从贾有为这里拿到多余的宽限时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