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它叫马铃薯,但我们这里土话就叫山药蛋,请允许作者任性一把。)
山药蛋的学名叫马铃薯,此外还可以叫地蛋、洋芋、芋头、土豆等等。产地在后世的南美洲秘鲁南部地区。是在世界大航海之后,由欧洲人传到欧洲在传至亚洲来的。虽然在大明中后期的时候就开始有人小面积的种植,但真正的大规模大面积种植的历史,是在伪清抢夺中华大地的正统之后。
山药蛋口味纯正,除了能提供给人体足够的糖分以外,还富含蛋白,其蛋白的质量要比大豆的还要好,是最是接近动物蛋白的一种食物。
在后世,山药蛋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在二十一世纪的第十五个年头的时候,华国政府更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进一步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食物,让马铃薯成为即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让张延龄最为高兴的是,山药蛋属于高产作物,在后世科学化管理的山药蛋亩产能达到万斤左右,在后世同样的土地上的产出,足足是小麦高粱粟米的五倍以上。现如今,就算没有后世那样的科学化管理,但想来亩产两千斤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山药蛋对土地的肥沃贫瘠要求并不大,即使是少水贫瘠的沙地上也同样能够种植,并且产量同样不低。后世被一些伪历史学者称为“康乾盛世”的满清,也正是靠着山药蛋跟同样高产的玉米才得以形成的。
不管怎么说,这堆长满长芽的山药蛋的出现,让张延龄的内心之中变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张延龄也顾不得研究这堆山药蛋,究竟是从何而来,忙命人找来农夫,准备将这堆山药蛋种植起来。(谁还记得这堆山药蛋哪里来的?前文有过伏笔滴)
负责种植的老农很快就被人请来,但是老农看着一堆长着长牙的茎块不由的满头雾水。山药蛋这种作物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老农看着一堆不认识的作物壮着胆子向张延龄问道:“参将大人,这些作物老农实在是不认识,不知道该如何耕做,请大人明示?”
老农的问题,可是把张延龄给问住了。后世的张延龄并不是农家子弟出身,虽然家里也有农村的亲戚,每逢暑假也会前去农村走走亲戚。但是张延龄并没有种过地。
面对老农的问题,张延龄不确定的回答道:“你回去将这些发芽的山药蛋,按着长芽的地方一个一个的切开,埋在土里就行了。”
听到张延龄的说法,老农点点头然后抱着一大筐的山药蛋走了。看着老农抱着山药蛋筐子离去,张延龄不禁怀疑这些山药蛋究竟能不能种出来?
张延龄不知道的是,山药蛋的确是由块茎繁殖的作物,而且山药蛋生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正好符合宁夏镇的气候条件。只要老农将土地松的足够松软,耕种成活绝对没有问题。
而且山药蛋可入药,其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因而才有“山药蛋”之名。在后世,甚至还有一些酒厂试图将马铃薯制式酒水,可惜做出来的酒水味涩,并不是好喝,因而才没有流传开来,反倒是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