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门上、门旁匾额,对联往往写的是“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吉祥语。
看来,这里的唐人街倒是很好地保留了一些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习俗的特点。这些在國内反而很少能看到了。
再抢眼的要数金店,长不到两公里的耀华力路上,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金店,门口竖着巨大的招牌,柜台里陈列着金光闪闪的首饰和黄金制品。
与帝都不同的是,这里的金饰是一堆一堆摆在那儿,透出一股豪气,仿佛在卖白菜,让顾客不自觉地也跟着大方起来。
不过,明珺纯屌|丝一枚,荷包很瘦,而且她本人对金银珠宝也不感兴趣,只抱着了解当地风情的态度。
路过一条不起眼的小巷,称演说街,传说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政府,动员华人为祖國出钱出力的宣传地点。
明珺站在巷子外面,很想进去走一走,毕竟孙逸仙先生可是她所读大学的“校董”,在校园里处处可见孙先生的铜像,猝然在异國他乡见到和孙先生有关的,忍不住好奇心起。
——
明珺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
在泰國的华人众多,由上三个世纪开始,到现在,泰國的华人已有千万人之众,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拼搏,华人在泰國也较有影响力,算是遍布各行各业了,但最多的应该还是商人。
唐人街这里的华人以闽南人(主要是潮州人)为主,所以,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潮州话就是他们的母语,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华夏国语了。
在一家便利店买矿泉水的时候,明珺试着用普通话交流,发现相当的吃力,店家眨巴着他那双小眼睛,一副“我听不懂你在说啥”的模样。
以前的潮州人本就很不会说普通话的,可至少他们还始终记得自己是华人自己的根在中國,也许就因为如此,这么小小的几条街,竟然有好几个典型的中國式庙宇,应该是常年在异乡漂泊的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站在庙宇前,心中满是沧桑和戚戚然的感觉。
不过,即使“同根同祖宗”的,该坑的照样坑。
这些劣根性的东西仿佛融进了血液里,到现在都还是没有丝毫的改变,欺客、冷漠、唯利是图、粗鲁等,就算他们明知是来自华夏國的,也会照样对待,而且还有种专门找华夏國人来深坑的感觉。
而且,明珺还发现了一个畸形现象。
华侨、华人似乎非常鄙视大陆人!不,不是似乎,是确凿!也许是他们做华侨久了,也许是他们在异乡大都市呆久了,看华夏國的人就都像乡下人。
可事实上,现在看来,这里的许多人的生活水准都不如华夏國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