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往上说三代,也就是星澜的曾曾祖父,当年曾一度坐上了宰相的位子,在那期间仕途一直都很平稳。
曾曾祖父的出身并不怎么好,就如同现在的张忠贤一样,年轻的时候不过是个落魄的书生,因为朝局的势态,当时的皇帝不得不启用寒门子弟,来牵制世家门阀的势力。
一辈子勾心斗角,才坐上了宰相的位子,但是却在他的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向皇帝递交了辞呈,以身体不好为由带着一家老小回了淮山老家。
至于曾曾祖父为什么要突然辞官回乡,当年的很多缘由都已经说不清楚了,不过曾曾祖父在回到淮山以后,就下了死令沈家后世子孙不得入仕,若非要入仕必定不能过三品。
然后散尽家财创建了淮山书院,曾曾祖父死了以后,他的儿子,也就是星澜的曾祖父,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一辈子把心思都花在了书院的建设,和学子的培养上。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曾祖父的精心耕耘下,淮山书院一下出了三个状元,同年同一个书院出了三个状元,当时就引起了轰动。淮山书院从此一夜成名,成了众多学子梦想之地,往后的每年,淮山书院或多或少都有学子金榜题名。
随着淮山书院送进朝廷的仕人越来越多,就连皇帝都亲自召见了曾祖父,可是不知道两人关着门说了些什么,从那以后朝廷就派了一个教谕,专门驻守在书院里,每天也不干别的,就到处晃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皇帝专门派来监视的人。
到了星澜外祖父沈均儒这一代,淮山书院已经响彻五国,很多学士慕名而来。
沈均儒这一生没有太大的建树,只死守着祖宗的家业,安安稳稳的过了大半辈子。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就是沈碧云的失踪,是他最大的心事。
沈均儒一共有三个子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沈碧云是最小的妹妹,所以从小就被家人捧在手心里。
尚津城外一辆马车在官道上缓慢行驶,车外一个俊朗的中年男子骑在马上,仔细一看发现和星澜有三分相似。
沈约抬头看了看天空,挥手让马车停下,然后翻身下马走到马车前,掀开帘子朝着里面的人说道“父亲!看天色怕是要起风了,我们就在前面找个客栈先行休息,今日怕是进不了城了。”
马车里一个须发发白的老人,脸带倦容的点点头,毕竟年事已高,这长期的车马劳累确实有点吃不消。
沈约见沈均儒脸色苍白,关心的问道“父亲可还吃的消。”
沈均儒摇摇头,这一路下来除了骨头快被颠簸的散架外,其他的都还好。
沈约见父亲没有事放下车帘,吩咐赶车的车夫尽量平稳点,然后继续朝着前面走去。
公孙府里果然如同东灵志轩说的那样,一大早公孙逸就过来找星澜,告诉她外祖父和舅舅不日就要进津。
“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星澜带着埋怨的语气说道。
“怎么了?”公孙逸莫不着头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