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山满脸堆笑说:“学邦大哥,咱们兄弟还客气上了。”他终于屈尊把笑脸也留给了张汉东一次,心说算你小子会来事,不然今天当着全村这么多人被领导落下的话,自己的老脸可就丢光了。
上车后张青山听说村里不仅能通电,还能改种水稻,眼珠子都瞪圆了说:“老大哥,这是真的吗?”
“这还有假,县里领导听了汉东的计划,都很重视,马上就让我带队来村里考察,汉东,待会领导可能要问你一些情况,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到时候你来回答。”
张汉东点头说是。
张青山稀里糊涂的,怎么这里面处处都有张汉东的事,张学邦简单说通电和做水田都是他的计划时,老支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汉东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傻子家的儿子,从来没放在心上,居然有这本事?
县领导对这件事的重视远超张汉东的预料,从张学邦说起这件事到直接来现场,绝对没超过二个小时。
全县上上下下都在想办法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只是苦于想不出来,现在有完备的可行性方案,行动效率高得惊人。
大家一起来到河滩地,张汉东看到两个老农模样的人也正好来到,其中一个还肩上还挎着粪箕子,张汉东诧异这人是谁。
可没想到张学邦打招呼说:“王领导,你怎么走着来的?”
那个老农笑呵呵说:“接到你们的电话,我估摸着来得及,就走着来了,反正路上没事还能顺便捡点粪。”
在张汉东惊讶地眼神中,他把粪箕子里的粪倒在河滩的麦田里。
张青山说:“王领导您才调过来不久,咱们公社的所有村子靠双腿走过一遍了吧,各位领导,我从来没见过像他这样当官的。”
张汉东这才知道,一路捡粪走过来的老农居然是公社新来的一把手,上辈子他听说过这个人,为了照顾条件不好的同志,下乡的时候,他规定所有人不能骑自行车,全靠两条腿走。
他就这样一路捡粪到哪个村,就把大粪给哪个村。
领头的县领导说:“老王好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
王领导把身边的老农介绍大家,张汉东这才知道,他居然就是自己说的那位牛棚里的专家,农大的教授刘传彬。
刘教授点点头就趴在地上抓起地上的土看,马上开展工作。
无论是张学邦还是公社王领导,都在边上站着,张学邦把张汉东叫到自己身边,交待等下领导问什么他来回答。
张青山再次沦为背景板,这次他没有什么情绪,也轮不到他有情绪。
县领导问:“刘老师,这土质环境适合水稻生长吗?”
刘传彬说:“这里以前就做过检验,土壤肥沃,很适合改造成水田,而且,这地一年能种两季,小麦水稻轮换播种,互相不耽误农时,最主要的这里有天然的条件,改造起来不需要大动干戈,是最适合的地方了。”
县领导惊喜地说:“真的,需要怎么改造?”
刘传彬说:“水路怎么改,需要好好调查研究,后湖村的土地有的地势高有的地势低,能改造出多少水田,都需要好好测算。”
县领导说:“这种测算多久能做完,过年后能不能动工修水渠?”
刘教授很严谨,迟疑着说:“这我不能保证。”
张学邦忽然说:“领导,我们村的小同志对这件事有点想法,刘教授您听听看有多少可操作的价值。”
县领导显然是知道他的,看了看好奇地说:“噢,小同志你说说看?”
张汉东说:“这条水渠我建议这样修,全长二千三百米,可以修三条支渠,根据水渠的走向,可以灌溉九百一百亩水田,我建议这样做......”
他这一开口,就变成了他和刘教授两个人的问答,县领导甚至都插不上话,两人带着大家把村子走了一个遍,说到最后就连刘教授和公社王领导也拍手称赞说:
“小张同志的计划太周全了,领导,我们建议就按照他的办法来,这样开年就能开工,还不耽误晚稻育苗,不出问题的话,今年就能让各位领导和村里的老百姓吃上自己种得大米。”
县领导高兴极了说:“刘教授既然你这位大专家也这样说,小同志,你说说如果过年开工,你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