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纪衡最后对曹旭说,纪微什么的,可以先放着不管,等孩子出生了再决定,这事还不急。

    曹旭也不反对,总归这时候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曹旭当然也不反对。

    不过纪衡心里又是另外一番打算。

    “说起来,奉先的长子也就只比函儿小了几个月吧?”

    曹旭点头:“是呢,他上次还说想让两个孩子一起学武,你怎么问起这个啦?”

    吕布的长子取名吕崇。

    虽然知道这崇是表达了山川的高大,但这时候纪衡还是不由的想着,吕布咋不干脆叫草履虫呢?

    心里这么想着,纪衡却对曹旭说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个字大概很适合他,以后可以跟奉先说说,他儿子长大了,就字合珒好了。”

    敢管我儿子叫函数微积分!你儿子就叫吕合珒得了!

    曹旭压根没想到这一茬,因此只是说道:“他家孩子还小呢,你有操心这事的功夫,不如给函儿想想。”

    孩子成年父亲或家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会给取字,这也是寄托了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纪函如今还小,他们倒是没考虑过这事,不过纪衡既然有空帮吕布的儿子想,干脆也帮自家儿子想一个好了。

    纪衡道:“他的得慢慢想呢,毕竟……”

    毕竟名已经坑了儿子一次,字可千万不能再坑了。

    说起取字,纪衡又想起他当初加冠成年的时候,纪父给他取字公瑾,可吓死人了。

    就算公瑾这字再怎么烂大街,但在三国时代就是不能随便乱用啊!

    也不怕被江东纵火团给盯上→_→

    不过说起江东纵火团……

    纪衡对曹旭问道:“最近主公他们好像很关注孙策的事情?”

    这事纪衡当初没掺合,而他原本也不是主管这事的,因此这时候还不知道。

    曹旭于是就把曹操和那群谋士们定下的计划大致给他讲了:“具体的我也说不清啦,不过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吧。”

    可她说完这话就觉得纪衡的脸色不对,连忙问道:“你怎么啦?想到什么事了?”

    纪衡点头:“非常……不好的事情。”

    曹旭跟他说,曹操打算支持孙策反叛袁术,出去搞自立啊。

    你这是作死你知不知道!

    纪衡很清楚,袁术不是个能蹦跶起大水花的,如果说袁术蹦跶的最欢腾的一次,大概就是他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脑抽称帝了,然后被各路诸侯联手揍的妈都认不出来。

    可归根到底,袁术是不能长久的,他必定会失败。

    孙策不一样啊!

    孙策的实力真正发展起来,正是从他离开袁术之后开始的。

    要说起来,从孙坚那一辈起,他们这一家就挺出人才的,不过孙坚大概人傻,搭上了袁术这个猪队友还不知道要跑,继续跟着袁术一起干活儿,最后就狗带了。

    孙策一开始也走了父亲的老路,也跟着袁术混,可混着混着,孙策发现不对劲了。

    袁术太坑啊!

    于是孙策非常机智的自己单干去了。

    然后就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之一的东吴政权。

    纪衡觉得吧,让孙策跟着袁术混,孙策这辈子也就是个武艺不错的将领,但如果让他独立,长远来看简直后患无穷。

    ……孙策倒是死得早了,可他一死刚好让一个更加可怕的人物孙权上位了,还给孙权留下一个各方面技能全部点满的嫂……啊不,是好兄弟,周瑜。

    周瑜也不长命是一回事,但他再怎么不长命,也赶上赤壁那一场大火了。

    关于周瑜这人吧,纪衡小时候受到演义的影响比较重,都说周瑜嫉贤妒能小心眼,最后还被诸葛亮的机智才华给气死了,临死之前还大喊啥既生瑜何生亮。

    于是纪衡早年对周瑜的印象就四个字‘妈的智障’==

    直到他长大之后才知道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讲真的,听一个诸葛亮的死忠唯粉讲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那故事里的诸葛亮肯定机智英明,周瑜就是个小配角了呀。

    然而实际上周瑜是以心胸宽广能容人出名的。

    周瑜之才到底是什么水准,纪衡觉得周瑜的重要性甚至应该是高于郭嘉的。

    这并非是说郭嘉的本事不如周瑜,而是说郭嘉的技能点不全呀!

    郭嘉的智商确实高,但他更擅长谋划一场战争,而非百年大计,郭嘉善察人心,遇事说的必准,甚至因此在后世有叫他‘郭乌鸦’来形容他说谁死谁就死的乌鸦嘴的,但这仅仅是站在个人或者说是少数人立场的博弈。

    或许比这些,郭嘉是要比周瑜厉害很多的。

    然而别忘了……周瑜他,是个武将啊!

    他真的是个武将!

    真要打仗了,周瑜拿起兵刃自己就能单独统领一军,显然郭嘉干不来这活儿。

    周瑜的厉害在于他样样通还样样精,本身又是个非常有心胸的人,因此就显得极有魅力。

    当然,作为他的对手来说,也会觉得他这样的人极度危险。

    郭嘉就完全不同。

    因此单纯拼谋士技能,纪衡觉得或许郭嘉在周瑜之上,但若是放眼大局,比综合实力,显然周瑜更靠谱一点。

    至少郭嘉在曹操手下多年,他一直是个谋士,或者是个非常重要,非常受到曹操看重的谋士。

    但周瑜,那是江东的支柱啊。

    单纯一个孙策离开袁术单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周瑜一定会帮助他。

    纪衡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想要提出反对意见,可站起身刚要走又觉得不合适。

    就算他去找曹操了,又能说什么呢?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一步棋是没有走错的。

    此时的袁术远比孙策更有威胁,他才是曹操现在最大的敌人。

    至于说孙策……纪衡心中苦笑,难道他要跟曹操说,孙策独立之后会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就有了让曹魏头疼很多年的东吴政权吗?

    他当然不能这么说。

    而如果不提这一点,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错的。

    否则当时在座的有陈宫有戏志才,甚至郭嘉徐庶都在,他们总会有一个表达担忧提出反对,他们都没有,就表示这种威胁现在是完全无法考虑更无法预料的。

    纪衡本身会这么想,也只是因为知道历史而已。

    于是纪衡最后也只能再次回来坐下。

    曹旭看着他这么一番动作就很疑惑:“你怎么啦?到底想到了什么你跟我说说,要是有人欺负你,我就去帮你欺负回来!”

    纪衡听着这话心情倒是轻松了不少:“那你下次逮着孙策可得好好的欺负他。”

    曹旭有些茫然:“伯符?他怎么啦?难道他对你做坏事了?”

    孙策这人挺好的呀。

    哪怕是之前的徐州之战当中,孙策成为了曹操的敌人,曹旭还是可以说出这句话的,甚至曹营之中但凡见过孙策,与他有所交往的人都说,孙策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

    ……可惜眼瞎跟了袁术_(:3ゝ∠)_

    好吧,就算是纪衡也是承认的,孙策真的是个挺好的孩子。

    等曹操终于给曹旭批了大假,让曹旭不必再去干活儿的时候,青州却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当然,这事和曹旭的关系不大,虽然她在受邀请之列,不过多数是因为她和蔡琰的私人关系。

    而这件事情的主角当然是蔡琰。

    之前说过,蔡邕虽然审定了熹平石经,但实际上他之后也发现,尚且有不周到的地方,在查阅大量书籍,并且经过几年的反复审查之后,蔡邕确定熹平石经依旧存在错漏,他于是决定重修熹平石经。

    但重修的工程量实在是浩大,因此蔡邕直到死去这件任务都没有完成。

    于是这任务就落在了蔡琰的身上。

    蔡琰来到青州之后,重新整理蔡邕的当初留下的资料,虽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仍有一些缺漏,更何况蔡邕本身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剩下的还有大量的工作留给蔡琰。

    蔡琰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她之前已经完成了几部儒家经典,那些基本都是蔡邕之前已经做好了大部分工作的,蔡琰进行整理校对确认无误就可以了。

    后面的工程量才是真的浩大。

    熹平石经听名字就知道是熹平年间完成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时间大约是熹平四年,那个时候的曹旭还不过是个六岁的小女孩。

    而直到蔡邕死去,他也没能够完成全部的工作,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就太长了。

    当然,政权不稳大概也是原因之一,灵帝早年其实不算很差劲,你看他至少能够安安稳稳的把皇帝的大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知道他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昏庸无能。

    但到了晚年却是真的开始糊涂了,蔡邕的事情不再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灵帝死后就是外戚与宦官之争,之后又有董卓作乱。

    等董卓死了……好吧,没多久蔡邕也被王允杀死了。

    所以说,对于蔡琰来讲,这担子真的很重,尤其是很多文献已经流失被毁,根本无从考证了。

    这一点倒是曹操给了她极大的支持,不仅青州学馆原本的藏书尽数给蔡琰使用,若是有需求而青州没有的,曹操也让糜竺不计一切代价帮助蔡琰。

    有了糜家的关系,他们倒是真的从天下各处搜罗了不少残本回来。

    或许依旧不太全面,但对于蔡琰来说,能够有这些,已经是极大的帮助了,她更加清楚做这件事情的不易。

    搜寻整个大汉天下只为了她需要用的的一卷书籍。

    糜竺或许没有参与这些儒家经典的修订,但蔡琰觉得糜竺的贡献完全不比她又或者蔡邕要小。

    而现在,蔡琰上书对曹操说,她的全部工作已经完成了。

    这件事情无关战争,无关生死,但却是一件足够撼动天下所有文人的事情。

    曹操对此当然十分重视,他当即表示会亲自去熹平馆看成品。

    当然了,这事同样也是要上报给皇帝的。

    刚巧刘协来了青州这么些日子了,也没什么正经的大事能够给他参与,曹操觉得这事就挺好,不会牵扯他绝不愿意让刘协的沾染的军政人事大权,但同样也足够重要。

    于是等日子到了的时候,别说是曹操曹旭,就算是刘协作为皇帝也是亲自前去熹平馆。

    蔡琰听到这事的时候,原本是打算带着完成的书籍去面见皇帝,把这些献到皇帝面前的,却没有想到刘协却下旨让她留在馆中而他亲自带人前去。

    曹操说起这事的时候,表情颇有些皮笑肉不笑的:“陛下还真是……”

    后半截没说,大概是夸人的话,不过他这表情可真不能算是夸奖。

    旁边的戏志才倒是不在意的样子:“毕竟年轻。”

    刘协此举看似是感激尊重蔡琰的贡献因而给她这样的殊荣,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是在给他自己刷声望。

    曹操原本的计划是,由他去熹平馆,从蔡琰那里取书,之后也是由他来献给皇帝,献给天下的读书人。

    现在倒好了,皇帝去了,还有谁会关注到曹操呢?

    刘协这事的想法很好,只是在戏志才看来,未免操之过急,因为这明显会让曹操不高兴。

    不过……

    “这事当不是陛下的主意。”

    刘协干不出这事来。

    刘协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皇帝,大家都是清楚的,或许他被曹操这么好好的养上十年八年之后会闹出这些事情来,但现在,刘协还是那个只会说准奏两个字的软弱皇帝。

    他自己干不出这事来,必定是刘协身边有人鼓动他这样做的。

    而这些人的目的,也不需要戏志才在给曹操分析了,曹操自己就很清楚了。

    他哼了一声:“这些人早晚要解决掉,否则平白让他们带坏了陛下。”

    戏志才一笑,也不说曹操自己也没安啥好心,只是应和道:“主公说的是。”

    这事上他和曹操的利益想法都是一致的,戏志才也觉得跟着刘协一起来的那些官员们招人烦的很,但偏偏他们当初不能把这些人都丢掉不管。

    曹操将皇帝带来青州已经惹人非议,若是再强行丢掉追随皇帝的百官,那么这事可就真的办砸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是以后才要考虑的事情,此时蔡琰的事情才最重要。

    因为已经有了曹旭的例子,刘协很干脆的学他爹也给了蔡琰官职,反正这已经不叫破例了。

    蔡琰在青州的声望很高,被称作蔡先生,对她好点,也能顺带着给刘协自己刷好感度不是。

    果然,这次的事情刘协做的场面十足,他对蔡琰也十分赞赏,数次夸奖蔡琰,说话的时候虽然努力端出皇帝的威严,却不是摆架子给人看。

    这次所有的经文都是蔡琰亲自整理总结,因为刘协要来,因此蔡琰甚至提前抄录好了一份。

    由于纸张的普及,这时候倒是不必搬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