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春节,是文飞阳第一次没有在京城的家里面过,因为,寿光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那里离不开人。
当然,文飞阳这个春节也不是没有收获,100个大棚给他带来了数百万的收入。
春节过后,三元朱村的老百姓就炸窝了。
“飞阳,大家伙儿都想明白了,纷纷吵着、嚷着要种蔬菜大棚呢?”
王乐易高兴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自己的蔬菜大棚,在这个冬天里,也赚到了三万多块钱。
“王大哥,这是好事啊!咱们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飞阳啊!有个事我不好意思开口?”
“哎呀,王大哥,你这就见外了,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飞阳,你的那100座蔬菜大棚,大家伙儿想问一问你打算怎么办?”
王乐易的话文飞阳一下子就明白了。
文飞阳不是三元朱村的人,迟早都是要走的,蔬菜大棚那肯定是带不走的。
“王大哥,大家伙儿是什么意思?”
“飞阳,他们想看看,你能不能够把蔬菜大棚卖给他们?”
“哎,王大哥,好,这件事就这样办,我来三元朱村搞蔬菜大棚的初衷,不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种这个吗?”
文飞阳把100座蔬菜大棚卖了。
他没有按照建造的价格出售,而是降低了2000块钱。
回到京城的文飞阳,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文慧就告诉他,有个叫朱林的同学打电话来了。
在电话里也没有说什么事,就说文飞阳回来了,给他回个电话就可以了。
看着朱林留下的上海电话号码,文飞阳心里面就不由得一惊,他感觉到应该是有事了。
文飞阳悄悄地给朱林打通了电话,果不其然,朱林在电话里告诉他一个惊天的好消息:文飞阳要做爸爸了。
得到这个大好消息,文飞阳第一反应当然是高兴,紧接着他就沉默了。
文飞阳知道自己必须承担起一个男人、父亲的责任,朱林目前的这个样子,是绝对不可以留在国内的。
1987年,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开放到,几十年以后未婚生子的时代,如果,不赶紧把朱林送到国外,流言蜚语会逼死她和孩子的。
文飞阳没有犹豫,她第二天就赶到《词刊》编辑部,向主编晓新递交了停薪留职的报告。
“飞阳啊!我就知道你迟早要走这一步的,好吧!我也不阻拦你了,再过几个月我也要退休了。”
“你还如此年轻,是没有耐心熬到主编再过位子的,唉,这件事我也无能为力,这是制度,不是我能够改变的。”
主编晓新以为文飞阳是看不到希望了,方才会提出停薪留职,随后再过几年把辞职报告给交了。
“主编,我非常感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照,以后你有什么事就说一声,我保证会全力以赴地帮你的。”
文飞阳不敢说出自己面前的实情。
“好,飞阳,来日方长,我祝你一帆风顺、大展宏图!”
晓新把文飞阳送到了大门口,他没有告诉编辑部的其他人。
文飞阳之所以这样做,其实,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他知道自己到了该出山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