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毕达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当时去京城亲自找罗院长,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厂分配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当时摄影系的系主任,是我们广西老乡,他从中帮了不少忙。”
“原本确定来的有10个人,但最后真正到我们厂的只有4人,他们就是导演系张君钊,摄影系张乙谋、肖丰,和美术系的何穹。”
韦毕达说到这里文飞阳就打断了他。
“韦厂长,肖丰也来到了你们厂,我当时可没有听说这件事?”
“肖丰的分配比他们三个人迟了几天,这件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韦毕达此时开心的样子,就像是一个捡到宝贝的人。
“我还记得那是82年的秋天,我亲自到南宁火车站去接他们四个人,我对张乙谋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朴实。”
“当时广影厂的条件并不宽裕,住房条件更是少得可怜,但还是给他们每个人安排了60平米的单间。”
其实,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条件很好的了,文飞阳从韦毕达言语中,看到了他求贤若渴、平易近人的品格。
南宁友爱北路就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员工宿舍区,广影厂的所有人基本上都住在这里,当然也包括厂长韦毕达这个掌门人。
在厂长韦毕达的办公室里,文飞阳与老同学张君钊、张乙谋、何穹、肖丰见面了。
“飞阳,你怎么来了?”
“飞阳,你这是调到我们厂来广州了吗?”
“飞阳,你来的正好,我们恰好有个新想法,你既然来了,就一起商量、商量,看看合适不合适?”
“飞阳,这一次我们可是要好好地喝一场大酒,不醉不归啊?”
四个人对于文飞阳的意外到来,兴奋、激动之情是表露无疑。
“你们四个人先不要高兴的太早,文飞阳不是来咱们厂工作的,不过,我今天也高兴,就借此机会提前向你们透漏一个好消息。”
“厂长,什么好消息?”
四个人异口同声问了起来。
“我准备就在这几天宣布一件事,那就是成立一个由你们四人组成的青年摄制组,改编郭啸川的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
张君钊、张乙谋、何穹、肖丰四个人,听罢是面面相视,立刻就惊呆了。
按照老厂和大厂的规矩,年轻人到了厂里之后,必须要跟班实习,一般要跟班当助手七、八年,才能够独立拍片。
大学毕业不满一年,就全部独立拍片,这在八十年代国内电影界,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的一件大事。
厂长韦毕达之所以要打破常规,让四个应届毕业生来挂帅,成立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青年摄制组,目的就是想让广影厂出成绩。
“飞阳,相请不如偶遇,你们同学聚会的费用厂里面全部包了,不过,有件事我想麻烦你一下。”
韦毕达突然话题一转,又说到了文飞阳。
“韦厂长,你就不要客气了,有什么事就说吧?只要是我能够办到的,肯定不会推辞的?”
“飞阳,我刚刚说了,我决定要改编郭啸川的叙事长诗《一个和八个》,你是影视编剧专业的,就给看一看怎么样?”
文飞阳没有想到韦毕达会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