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脸提醒你原来是在中国。”
周文燕有些嘲笑道:“不久前还有几位艺术圈内的人公开评论说:“模仿西方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必经之路。”且不说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持有这个观点本身就反映出很多人潜意识地把“当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划了等号。我们可以试问一下,如果我们的古人也是这么思考,他们能创造出中国画这样在世界艺术史中独树一帜的传统吗?”
吴天缘点点头,看来周文燕进步不少,第一线工作让她迅速成熟起来,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对潮流的判断,不错!
“现在的现代艺术家模仿过程只是由学习、借鉴到猎奇、由模仿到明目张胆的无耻剽窃!”
“比如在国际上风生水起的蔡国强2006年在柏林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的装置《撞墙》显而易见是对博伊斯1969年的作品《狼群》的模仿。博伊斯作品的德语原名叫“DasRudel”,词根是滑雪撬的意思,英语原名叫“ThePack”,在这两个词中,“狼”字虽然不出现,但“狼群”的意思已经包含其中。”
“博伊斯的作品中也不出现狼,只有三排雪橇,但一个英国人或德国人看到作品的题目,自然而然就会把雪橇联想成狼群,这是作品的妙处所在。蔡国强的作品明显是把博伊斯作品所隐喻的“狼”的意思给直白化了,再加上狼的排列形式和雪橇的排列形式如出一辙,并且作品末端也和博伊斯一样设立了一道屏障,所以两者的雷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纯属巧合。”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范宽和李唐的画中,你看到的是山水,领略到的却是古代中国人关于“天人合一”的伟大情怀。在这一点上,中西的艺术是共通的,包括博伊斯之所以能成为二战至今欧洲大陆最受景仰的艺术家,也和他作品近乎神话性的比喻力量是分不开的。”
“以狼群为例,装置中的雪橇是一个在博伊斯创作生涯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它非常形象地代表了人类的下颚。而下颚是人类头颅结构中唯一能够活动的部分,它的灵活性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他用雪橇比喻人类的下颚,表达的意思是“人类通过语言驰骋在精神的世界里,就好像驾着雪橇驰骋过雪地一样”,这是非常具有哲理性和诗意。”
“博伊斯还在每个雪橇上放了一只手电筒、一小块蜂蜜和一小块毛毡,博伊斯自己解释说它们代表的是“方向、饮食、取暖,也就是说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在狼群”这件作品中,三排雪橇从一辆后门敞开的汽车中滑行而出,根据艺术评论家莱哈德.艾门的解读,这代表的是人类从正在走向绝路的工业文明中挣脱开来,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向。”
周文燕越来越激动反驳道:“熟悉博伊斯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从来都是谦逊的,一些看似是路边拾来的器具,在橱窗里或着地板上精心摆放起来,静谧无语,却能让你感觉到一种原始社会宗教仪式般的魔力。而模仿者的作品,虽然动不动就耗资百万,用上铺天盖地的巨大规模,在洞悉者的眼中却是肤浅和软弱的。”
“博伊斯的艺术之所以有那么深刻的力量,和他深深扎根在德语区的思想传统里是分不开的。博伊斯生前曾仔细研究了歌德和人智学创始人鲁道夫.斯坦那的著作,而两者都是身体力行地主张将科学和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伟大思想家,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在博伊斯的艺术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原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