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对宋老板兄弟,居然还是“遗老遗少”。
“惭愧惭愧,这些话,平时都不好意思对外人讲。”宋元新说。
“宋老板,我多问一句,要是做地产,沿海、特区那一片,发展的也很不错,何必舍近求远呢?”梁一飞问。
“特区情况政策和内地不一样,土地审批还是很严格的,必须有明确用途,梁总,说到底,咱们看上玫瑰园,都是为了投资,也不是买地皮建厂。”宋元新摇摇头,说:“我跟您说个例子您大概都觉得好笑,这都98年了吧,去特区,还得办出入证,搞得就跟出国一样,两边的政策相差太大,投资特区吧,回报是不低,可是那边受政策影响很大,未来谁知道呢?倒是这里,天子脚下,稳定性更好。”
顿了顿,道:“再说了,那边好的地拿不到,差的地倒是多,那都是农村渔村,拿下来,也没什么前途可言。”
“这倒是。”梁一飞点点头,后世的人觉得特区从成立到发展的几十年,繁花似锦,可是只有真正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且常和特区方面有往来的人才能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这份‘繁花似锦’,绝非一帆风顺,相反,这其中既有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更有冒着丢官坐牢风险的敢为天下先,包括特区的主政者,对于未来国家对特区的政策,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不敢确定的。
哪怕在一两年前,还是有一些声音认为特区的步子迈的太大,失去了社会主义核心的东西,应该纠正,甚至取消。
宋家兄弟的投资目的是企业转型,当然要选择最稳当的,最不受政策波及的地区。
倒是他说特区的‘农村渔村’没有前途可言,这话梁一飞作为穿越者却不能苟同,只能讲短时间之内未必能发展到。
“梁总,早就听说您是点子大王,您看给我们出出主意?”宋元新道。
“倒也谈不上什么点子,宋总,既然走海上的路走不通了,你们手头也有钱,那是不是可以考虑自己建厂,自己生产或者代工,国内电子市场那么大,行业分工会越来越明确,现在人力资本便宜,做代工虽然利润比不上水路,可毕竟能走得长远,趁着国内代工企业少,先一步占领市场,形成技术优势,快一步,后面就步步快嘛。”梁一飞道。
“不瞒您说,倒是也考虑过,但是我们没这方面的关系客户,如果开始做,就得两手准备,一个是建厂,一个是开拓市场,都是空白领域要下大力气。”宋元新道。
想了想,大约觉得这么讲驳了梁一飞的面子,于是补充说:“如果没玫瑰园这个项目,说不定会走建厂这条路。”
“嗯,空白领域是比较麻烦,什么都要重头学习。”梁一飞点点头,说:“不过如果贵公司真的准备做,我倒是可以帮着解决一些。”
“哦?”这一次宋元新眼睛明显一亮,语气也不再是那种纯粹的客气了,表现出不小的兴趣。
梁一飞淡淡的说:“飞科小灵通的外壳业务现在我们自己在做,也有了些技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