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率较高,最后放弃了这一计划,在最终的A-141F5方案中只采用数组大功率蒸汽轮机。
直到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军备补充计划(即”03A舰艇补充计划”,又称03A计划),正式确定建造3艘A-141F5号方案天照级双体超战舰,这就是“天照”号、“大和”号和“武藏”号(当时都未正式命名,只是被称为1号舰、2号舰和3号舰)。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提高,到了昭和时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但是日本岛国资源贫乏,科技实力与英美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还处在战争条件下(在原时空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但是这个位面就不一样了),日本仍然不惜代价建造空前强大的战列舰。日本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了150000吨级水压机(一说是160000吨级,至于德国怎么卖给日本人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个谜)以及3台700吨级酸性平炉(据某消息渠道,这些设备一共花了1亿美元),从而能够制造出包括6500毫米厚装甲钢板(天照舰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造件。并且特意将吴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0米。在天照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2000万日元。
在制造主炮时,日本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便是如何保证高膛压条件下主炮炮身能具备足够的强度。1920年试制的480毫米舰炮便是由于强度不足而在试射中报废,而后来在36年新的460和570毫米舰炮在减装药的情况下勉强通过试射。为此,吴海军工厂舰炮部采用了新的火炮自紧技术。通过内压增强炮身的强度。用这样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炮身在试射中取得了成功,其身管寿命依然然并卵的逃不过200-250发的命运。
1936年11月4日,1号舰开始在吴海军工厂动工建造。
1938年5月10月,锅炉安装完毕,9月11月,主机安装完毕。
1939年7月15日,1号舰被命名为“天照”。
1939年8月8日,天照号最终下水。建造中的天照为了保密,造船厂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天照舰下水后开始舾装工程。
1940年7月,该舰主炮已经安装完毕。
1940年10月16日,天照舰开始试航。
1940年10月22日,在宿毛湾以614212轴马力的主机输出功率达到了28.77节的航行速度,试航获得成功。1940年11月1日,天照舰首任舰长高柳仪八海军大佐到任。
1940年12月7日,天照舰进行了首次主炮射击(主炮开火的声音连海边城市里的居民都听到了)。同时,一支以6艘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日本舰队正在向美国夏威夷进发,在12月8日凌晨(当地时间为12月7日),这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一天,天照舰试航结束。
1940年12月16日,天照舰竣工,入吴镇守府船籍,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
根据1905年颁布的《日本海军舰艇命名办法》规定:战列舰应以古国名(“国”是古日本地方行政单位)命名。“天照”的正式称呼是“军舰天照”,舰名“天照”的由来是以古代日本畿内五国(现称为近畿地区)之一的天照国(现称为奈良县)来命名。使用日本的中心地及代名词“天照”作为舰名,而天照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信仰的神的称呼,可知日本海军对该舰期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