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赚钱,李奇的《三国演义》和《说岳》这段时间还真是为他赚到了不少钱,几乎大半个临安城的勾栏瓦市都买了他的稿子,差不多四百多贯钱,他和梁园棚签的合约是五五分成,李奇能够拿到两百多贯,换算成人民的话就是二十多万,这估计能够顶的上起点顶级大神的收入了吧?要是几个月前,买下赵四那座宅院都还能剩下六十贯。
宋朝,在整个历史上都可以说是最富裕的朝代,没有之一,宋朝只有八千万人口,但是最鼎盛时期的财政收入却达到了一亿六千万贯,而明朝人口达到一亿五千万左右,税收却只有区区几百万两白银,清朝的人口有四亿多,但是收入也只有五千万到七千万左右,宋朝的人平均财政贡献是明朝人的两百倍,是清朝人的十几倍。
自从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这段时间,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人平均收入不到两贯,可见李奇现在赚到的两百多贯的含金量有多高。不过在几十年后,南宋的经济再次达到鼎盛,那时候一个熟练织工的工资都将会达到年收入百贯,比一般县令的工资都要多。那时候李奇这两百贯就不怎么起眼了。
赚了钱,李奇现在可没有时间花,他现在主要的心思都扑到了梁园棚上面,李奇一直都强调培养艺人们的创作能力,平时的时候,李奇也会给一些艺人们上上课,比如评书人,李奇会教他们一些写作技巧,和给他们出一些点子。
这天李奇正在教几名鼓手怎么把其他不同的鼓拼凑成一个架子鼓,这时候一个人找到了李奇,这个人是梁园棚的评书人之一,叫苏于平,四五十岁的样子,大家都叫他苏快嘴,因为他有时候说话的时候语速非常快。
“导演,你帮我看看我写的这几章怎么样。”苏于平把手中的一卷稿子递给李奇说道。
李奇接过,随即就看了起来,苏于平前阵子就开始创作了,才写一个开头,只有几章的那种,李奇看过后觉得情节太平淡,所以指点了一番,叫他重新修改一下。这苏于平也是评书界混了好几年的人物,对于故事的高~潮把握的非常好,只要稍微修改一下设定和情节,就能够写出比较好的作品。
“还行。”十几分钟后,李奇才从头到尾把所有稿子看完,在苏于平期待的目光中呵呵说道。
“那……”
“你可以先准备了,到时候给你一个机会,如果客人的反应好,你就继续把这本评书完成吧。”李奇呵呵笑道。
“谢谢导演。”听完李奇的话,苏于平顿时高兴的不得了。梁园棚不比其他瓦市,梁园棚对于作品的要求非常高,以前在其他瓦市,他平时也随便弄几个小故事充数,反正也没多高的要求。
但是梁园棚不行,梁园棚对于作品的要求非常高,不管的短故事还是长篇评书,都要经过李奇的审核后才能上市。
不过李奇给手下的艺人待遇也是非常好,除了基本工钱之外,每场演出收入的百分之一也会作为对艺人的抽成奖励。上座率越高,艺人得到的奖励也就越多,
如果是原创作品的话,其抽成奖励更是高达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不等,就以二号剧场而言,上座率百分之百的话,那么每场的收入最低都可以达到两贯,按百分之五算,艺人的奖励就可以达到一百钱,只要演十场节目就能够赚到一贯钱。一个月就算每天只演一场,那么他们的最低收入都能达到三四贯,这几乎是老爷子以前一年的收入了。
就算上座率只有一半,艺人也能够拿到五十文,要知道梁园棚给评书人开的工资才一场评书二十文到五十文不等,加上抽成的话也能够拿到一两贯的收入。
而且李奇还创新了打赏模式,只要客人觉得演员演得好,喜欢哪一个演员,就可以打赏他,数额不限,梁园棚只抽成一半。这也是李奇经过上次逛画舫得来的灵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