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前已确定好土豆种植如何分布的。
所以在拔了秧苗之后,第一时间便能分布于各地。
短短一月时间,各地的土豆种植便已悉数完成。
***
东暖阁中。
八九个年纪不一的孩子跪于地上,垂着头不说话。
朱元璋坐于御案之前,皱眉问道:“今天你们几个又逃课了?”
这几个孩子朱元璋的儿子。
全都是庶子。
注定这辈子与皇位无缘。
去年都刚被封了王,只等年纪大一些外出就藩了。
只做一个藩王,自也没太大的要求。
因而平日朱元璋对他们管教也不甚严格。
给他们从翰林院随便寻了学士教他们认字,又给他们找了个武将教他们习武,便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去了。
若非他们集体逃课,翰林院那学士告到朱元璋这里,朱元璋还真就没空处理这些事情。
朱元璋开口,没人说话。
朱元璋点了一个人,道:“老十八,你说。”
十八子朱楩受封岷王,是这里最年长的。
被点到名字,朱楩压着声音,低声道:“陈先生讲课没意思,老二十五提议说要伸张伸张拳脚,他们几个都应了,儿臣便...”
问出缘由,朱元璋在几人身上瞅了一眼。
直到盯的几人头垂得更低,才道:“该干什么干什么,该上课的时候就回去上课,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晋王,代王,潭王,鲁王...
一个比一个荒淫,一个比一个残暴,朱元璋都已经领教过了。
像这些儿子,也只是一个逃课,倒也还在朱元璋的接受范围之中。
“行了,都回吧,把《师说》给咱抄十遍,明日送到咱这里。”
不知这事儿也就算了。
既然知晓了此事,总归是得有所惩处的。
几人齐齐应答,也不敢多言。
...
从东暖阁出来。
几个孩子便开始抱怨起来。
“十遍《师说》何时才能抄写完毕啊,长这么大,我都没写过这么多字。”
“父皇还说明日就要交,今晚怕是得写到半夜了。”
一篇《师说》能有多少,若抓紧写的话,半个时辰也就写完了。
只有不爱学习的人才会抱怨多的。
朱彝道:“定是陈宇告的状,若非他告状,父皇怎知我们逃课?”
陈宇是翰林学士,也是负责教他们的先生。
“我们长这么大哪吃过这么大亏,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几人纷纷附和,商议起报仇方式来。
调皮捣蛋的事情,他们可没少做。
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讲可是手到擒来。
几人商量妥当,各自回了自己母妃那里,只得明天上课的时候实行了。
...
次日,刚刚下早朝,朱元璋还没来得及歇口气。
门外便有个小太监鬼鬼祟祟的,不知与高良俊说些什么。
朱元璋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招呼道:“有何事进来说。”
听到喊声,小太监进门。
朱元璋上位者的气息压迫着,小太监怯懦道:“几个王爷把砚台放于门头,陈学士的脑袋砸出血了。”
什么?
小兔崽子们,昨日惩戒还是太轻了。
竟还敢把砚台放于门头捉弄先生?
随之,朱元璋问道:“让他们抄的《师说》送过来了吗?”
若抄都没说,那可不仅仅是师者尊卑的问题了。
高良俊从一堆书纸中找了出来一叠东西,道:“送过来了,一大早各宫便有内伺送来了。”
接过东西,朱元璋并未仔细检查,只简单翻阅了一番,确定没读到问题后,抬脚就走。
“走,过去瞧瞧。”
都上升到砸先生了,总是得做些惩处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