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里的生活是简单无忧、惬意温馨的,整栋楼的所有住户就像是一大家子。
白天,几乎大部分人家的房门都是敞开的,孩子们东家走到西家,这户进到那户,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楼梯间和长长的过道。
到了夏季的夜晚,老人们最爱早早吃过晚饭,带着凳子坐到楼下的葡萄藤架子下,摇着一把大蒲扇,给孩子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而明玉兰、戴玲和曾群这三家更是相处融洽。
在孩子们大点儿时,三位母亲也回到了各自的岗位。因为她们都是自己带娃,若碰上那家大人没空,就会把小娃娃寄在别人家里吃饭、睡觉,等到半夜下班了再抱回家。
曾群喜欢种花,就在自家门口的空地上围了一个小院子,找来许许多多的陶瓷盆,种上了各种的花草,有蔷薇、月季、绣球花、紫罗兰等。每到花开的季节,姹紫嫣红,竞相争放。
她便将那些花分成一盆盆的,送给楼里喜欢花的邻居们,让他们摆放在阳台或者窗户外,点缀生活情趣。
杨笑枫闲暇时间最爱的就是钓鱼,只要得空就会带着自制的鱼竿和水桶、凳子,去到厂外后山下的河边垂钓。若是赶上他满载而归,那一晚另外两户人家的餐桌上也必然得食鲜鱼。
而他本人动手能力又强,水电维修什么都懂,谁家要是换把锁或是修个水龙头,只要招呼一声,他随叫随到。
若是到了休息日,三户人家还会一起带着孩子们出去野餐。他们去的地方并不远,就在厂子高墙外靠近铁路的一片农田附近。一块垫子或者几张报纸铺好,就能席地而坐开始野餐了。
到了春天,田野里就种上了大片的油菜花,女人们最爱在这金色的海洋里拍照了。
而这一天的午饭,也必然是三位家庭主妇亲手制作。虽然她们仨厨艺都不怎么高明,但明玉兰的包子、馒头蒸得尚算可以,她还跟着乡下的母亲学过做腌黄瓜、酸豆角、浸藠头等,做出来的坛子菜酸甜可口。当初仨人一道怀孕时,大家害了口,都是靠吃她做的酸坛子菜来压。
曾群则喜欢做点家常小炒,每次都会煮上一大锅饭,装在保温桶里,然后炒上些辣椒炒肉、大蒜辣椒炒香肠、扑豆角肉泥之类方便保存又爽口下饭的菜肴。
戴玲是仨人中最不会做饭的了,她家的儿子连舟平时常抱怨,说妈妈做饭不好吃,要去曾姨和明姨家吃饭。她喜欢读一些世界名著,比如《傲慢与偏见》、《红与黑》、《飘》,另外还爱看一些西方的电影,对于西餐有种浓厚的情结。每到要出门玩了,头一天下班她就会特意早点下班,坐厂外的八路公交车去到市里,买些面包片、火腿肠、午餐肉罐头之类的东西,然后回家切好,加上煎蛋和新鲜番茄片,做成新颖可口的三明治,大受孩子们的欢迎。
去野餐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每家一辆二八寸带杠男士大单车,前边的杠上坐着孩子,后面载着女人,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地赶往目的地。
而杨笑枫家因为有俩孩子,便还要坐在后座的明玉兰手里抱一个。她心里愿意抱的是杨光,而天空也更喜欢坐在车前面的大钢杠上,这样视野会更开阔,还可以和同样坐在前面指挥老爸们“冲呀”的连舟和哈林比赛。
但时间久了,杨光也觉得无趣,便要求和天空换。明玉兰又紧张地叮嘱丈夫:“你要仔细了,慢点骑,别摔着小光了。”
因此,只要小光坐前边,那一天杨笑枫的车总是最垫后的那个。
舒心畅快的日子总是一晃而过,哈林快满四岁的那个秋天,连舟、杨光、天空也快三岁半了。
长大了,就得进幼儿园。
1986年,明玉兰的工资涨到了三十块,当车间班长的杨笑枫则涨到了五十块一月。
孩子们要上幼儿园了,明玉兰给杨光添置两身新衣裳。杨天空却没有,她一直以来穿的都是堂姐她们不要的旧衣服,也不管花样款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