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众百姓、军士一阵欢呼。
朱元璋最后取出刘伯温想好了的字条,“六龙时遇千官觐,五虎功成上将封,这字条说的好,今日我便册封五虎上将,百官论功行赏。册封徐达、常遇春、汤和、花云、胡大海为五虎将的称号,晓瑜三军将士。”
从此以后朱元璋士气大振,一时间来投靠朱元璋的文臣武将,参军当兵的不计其数。在这当中最让朱元璋兴奋的一个人就是常遇春推荐自己的妻弟蓝玉给朱元璋,真是想什么有什么。
半年后朱元璋军队达到三十五万,比历史二十万多出来将近一倍。在这半年内陈友谅和张士诚逐渐相互串通,尤其是张士诚袭扰了朱元璋上百次,全部被常遇春打灰头土脸。
眼下摆在朱元璋面前是一个选择,就是先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一个选择,众文武是打算张士诚,理由很简单张士诚很弱,并可以利用富饶的江浙发展自己。这次刘伯温也是这样认为。经过几天的讨论决策始终定不下来,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就是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你是错的,还不能有有勇气坚持自己观点。这很重要,有的时候打仗这种事情,真的不同通过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来打,因为真正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本来就是少数。
当然这种力排众议所做出的决定赢了就是高瞻远瞩,输了就是刚愎自用。子弹这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朱元璋又召开了一次决策会议,他对谋士和将领的要求就是没做正式决定之前,言者无罪说什么都可以,一旦下决定必须统一认识。
朱元璋看着文武官员,大家也都静静的看着朱元璋,每次大战前都有争吵,双方都阐述自己想法,但这次大家想法都一致。
朱元璋站起身道:“大家已经说了自己想法,我的想法是打陈友谅。我有几个理由其一就是陈友谅在上游遏住咱们的咽喉,咱们要完整拥有长江。其二陈友谅的水军和战舰,比不上咱们宝船,咱们有战的能力。其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陈友谅,张士诚会作壁上观,若打张士诚,陈友谅必然相救。也就说不管我打不打陈友谅,陈友谅都要来打我。”
刘伯温道:“吴公怎知道张士诚不会来偷袭,张士诚反复无常,投降元朝都三四次,一会称王,一会投降。”
朱元璋道:“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家都知道陈友谅渔民出身,敢于冒险搏击海浪,天生勇敢。陈友谅已经掌控徐寿辉全部人马,打咱们是必然,而且他骄傲志向远大,但并无远见。而张士诚不同,他只是想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所以张士诚很有可能等我们两个拼的你死我活,他再来收拾残局。因为他是最弱的,只有这样他才有一拼的机会。”
徐达道:“我听从吴公命令。”
李善长道:“我等遵命。。”
于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开始小规模的相互进攻,这种争斗不是生死相拼,但一场意外的事情让两人来到生死决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