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看来,却是好姻缘……”
“男子流连女色,人之长情也。汝乃正妻,妾是奴婢,或打或卖,凭尔处置,忌防如献后,直接阴杀尉迟女。而汝与宇文郎怄气,致夫妻离心,实乃不智之举!”
长孙氏嗤笑:“献后下场如何,阿婆岂会不知?”
郑氏语噎,抵掌叹道:“汝何不听劝邪!”
“娘子,郎君求见。”侍婢入告。长孙氏皱眉:“不见。”
“请宇文郎入阁。”郑氏朝婢女说道。
未几,宇文智及入,朝太夫人等作揖后,近至榻边:“娘子……”
“出去!”长孙氏忍住怒气。
薛国夫人低声劝道:“六娘……”郑氏则笑向宇文智及:“六娘性烈,宇文郎还请多担待。”
宇文智及颔首,亲自奉食:“听闻娘子不食,某实所担忧,故而前来探望。”长孙氏别头轻哼,宇文智及咽下怒气,堆起笑容:“娘子不食,若损玉体,如何是好?”
长孙氏嗤道:“郎君恐为大人公所知,故而来之,是否?”
宇文智及尴尬笑道:“非也。丧事在即,承功人又不见,家中乱成一片,全得仰仗娘子……”
“承功安在?”果然,长孙氏撑起身子,急声问道。
“娘子勿急,某已遣人各处找寻,但有消息,立即相告。当务之急,还请娘子保重玉体……”
长孙氏终于肯进食,其母薛国夫人略略松气,郑氏见之合十:“阿弥陀佛!”毕竟,这孙女是她最后依靠。
当大兴亲属咸来之后,落葬之日方才选定。观音婢一行赶赴洛阳时,已是葬礼前日,连元娘遗容也未能得见。
观音婢行拜后,久立柩前。她不相信,元娘那般年轻,如何就死了?仿佛就在昨日,元娘拉了她的手,不舍说道:“许些私话说也不及,五姑下次再来,我们姑侄好生一叙……”时至今日,观音婢才反应过来,那时她或许话中有话!元娘意欲云何?为何她的目光那般无助?为何叮嘱常去看她?……观音婢凝着冰冷的棺木,愧疚而泣。
“观音婢……”云阿唤她。观音婢拭泪,去至堂姊跟前,说道:“此亦无可奈何,望六姊节哀。”
长孙氏拭泪颔首,叹道:“元娘生前常念汝等,今汝能来相送,伊当了无牵挂矣……”
观音婢闻言,再次泪下。云阿轻泣,忍不住相问:“元娘所患何疾?如何忽就殁了?”
长孙氏垂眸低哭,薛国夫人一旁解释:“元娘伤寒而亡……”说着长叹一声,谓向众人,“诸位舟车劳顿,先请随去歇息。”
众人劝慰几句,随奴婢引去客房。观音婢行于人群中,自顾神伤,丝毫未察有人正于帷边窥视。
待人散去,宇文智及走出,薛国夫人识趣退走。长孙氏看他一眼,冷哼一声。
宇文智及习以为常,自顾踱于堂内,不时慢捋髯须,思索半晌,问道:“宾客之中,唤汝‘六姊’者,系何人也?”
长孙氏冷眸视之:“打听何为?”宇文智及迷眼琢磨:“承功丧偶,可娶之为妇。”长孙氏闻言,怒不可遏:“汝休想也!”
宇文智及自遐想中回神,横了妻子一眼:“由不得你!”说罢甩袖而去,留下长孙氏扶额叹气。
入夜后的洛阳城天寒地动,仿佛一座冰窖,不时刮起阵阵寒风,撩动满室帷乱。观音婢睡眼朦胧中,察觉一人立在帷后。勉力睁目,帷幔半卷,将那人容颜露出。“元娘……”
“五姑……”元娘笑吟吟步入,立在榻前,肩上帔子随风飘卷,是盛夏之时的模样。
观音婢暗怪,如此寒夜,元娘为何身着夏衣。正自疑惑,元娘凄然笑道:“五姑终于来了,元娘受人欺辱,好生无助……”
观音婢相问:“谁人欺汝?”
元娘痛苦阖目,低声啜泣。观音婢见之,急忙下榻,却动弹不得。元娘声泪俱下:“元娘本不欲死,奈何为人所逼,命何薄我?”
“元娘……”
“罢了!……”元娘饮泪叹笑,“唯愿五姑顺遂,则妾无憾矣。”说着拜辞而去。
“元娘!”观音婢睁目看去,唯见帷幔飘动处,一人快步而来。
“五娘惊梦了?”阿梨披袄入室,执烛低问。
观音婢回想梦中容颜,伤感不已,半晌说道:“去灵堂……”阿梨遂侍小娘子起身。
就着昏暗烛光,主仆二人往灵堂而去。将至门口,堂内泣声隐隐,阿梨听得毛骨悚然,不敢入内。观音婢亦怪之,然她不信鬼神之说,故虽是疑惑,仍是举步而去。
阿梨只得壮胆跟上,走近才知是元娘随侍婢女,乃是松气。见观音婢入来,婢女俯首致敬:“五娘……”
观音婢免其礼,立在案前上香,半晌叹道:“元娘有奴如此,当以心慰……”
婢女朝灵柩一拜,说道:“娘子早丧父母,今又殁了,真命苦也。”
观音婢望着灵柩,心间一叹:“元娘终前是何情状?有无受苦?”
婢女眼底闪过一丝惊色,垂首说道:“娘子昏迷而去,未曾受苦。”
观音婢微感欣慰:“如此就好……”眼泪却不觉落下。
“五娘……”观音婢闻声望去,婢女连忙垂下眼睑,“请节哀……”
观音婢见她面露愁苦,只当哀主之故,未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