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对戚敏的信任和相当及时的反应, 康平镇上哪怕也紧张了一段时间,发现应对措施有效之后,镇上执行得更坚决, 间或还是有些个情况不太乐观, 全局总归在变好。
诚然,这时候的人们在应对一些麻烦的时候办法不是那么多, 可不代表他们就蠢笨。
哪怕没有先进的医疗器材没有那些能快速稳定局面的特效药,聪明人还是能想出些个土办法。兴许费时费力一些,可它有用。
比如在意识到本地的大夫们开不出什么药到病除的方子,一旦得了病, 并且情况恶化之后大夫们办法就不太多。舍得下本钱的也就是能用些好药补一补, 使底子好些,能多顶些时候。没那个家底的大夫只能凭经验尽可能给吊着命,能不能好全看病人可否凭自身熬过去。
既然得了病不是很有办法医,那最好就不要轻易得病。
镇民们自然将精力用在了预防上面。
比起得了之后去赌命, 最好当然是不要得, 只要能从源头掐住, 局面自然就稳住了,再往后治愈一个便少一个。
这种办法搁在繁华地未必能很好执行, 要让钻进钱眼子里的老爷们停下不做生意,无异于要他们命,大城市的人也不种地, 他们有其他营生,米面油都全靠买,谁也不能强行闭了市集……
康平镇上虽然也有很多不种地的, 可这地方小,人不是那么多, 在这种时候局面控制起来就比较容易。
当然,戚敏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她本身不倾向于像保姆一样把什么活都揽下来,一个个给镇上人看过去,但考虑到也不可能真的谁也不出门,有些事始终需要人做,戚敏给看了看,从青壮年里点出了十来个身体格外棒,很不容易生病,纵使病了回家去睡上两天自己就能好的,这些人通过分工合作去承担了必须要人承担的责任,比如一些清扫、登记、巡逻和帮忙跑腿的活。
这样买卖其实还在做,只不过由本人出门去选购变成了有需要的在自家门口挂个布条子等人上门来问,将银钱托付给中间人再由中间人去跑腿。
是麻烦一些,但有效,出街的人立刻少了,控制了出来活动的人数,再把身体健康的和已经有症状的分开,不让他们随便接触,在进出本镇必经的通路上也安排人,远远瞧见有人来就喊话,问清楚他们有无症状,让来治病的不要乱跑……隔离加上高温消毒,这样坚持下来,本镇的局面很快就得到了全面控制,一个月后还有症状的已经没几个了。
看本镇一天比一天好,镇民们就关心起外面。
谁都有亲戚,挂念亲戚家是一方面,也想知道其他镇还有县城里面是个什么情况,关心这个的还不少,陆续也有些说法,可是难说那种说法才是对的,镇上人哪怕再怎么挂念也不敢真的跑出去看。即便有些个胆量大的,还要考虑其他人,有不少人担心外面情况正严重,怕出去的又把脏东西带回来让本来已经非常不错的局面重新转坏,他们表示想走可以,出去了就待在外面等这波完全过去了再回镇来。
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本来跃跃欲试的很多都熄了想法,亲戚朋友总不能比自家这几口人更重要。
原以为又扼杀了一波危机,这时有几个穿着衙门差服的进来镇里,请戚敏进县城去。
戚家人顿时急了,上至老太太下至兄弟几个都不乐意她去,并非不相信戚敏的能耐,实在不想看她以身犯险。通过近段时间的整肃镇上把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