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堂下何人?”
在自己的印象里似乎第一句应该是问姓名。
“小人赵四,家住南门玄马街。”
“那你状告何人?”
“来人,把他的状纸呈上来。”
“是,大人。”
赵就拿着状纸看了看,还好自己认得这些文字,要不然就闹笑话了。
“小人状告前街米店店主李大赖账不还,还辱骂小人,二十年前那李大向我父亲借了二百两银子用来开设米店,今我持当年李大亲手所写借契书向其讨还银两,他却翻脸不认账。还把我赶了出去”
“现借契在此,望大人给小人做主。”
原来这是一件老赖案,这个原告手里拿着借契,算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看起来这件案子很简单,只要把李大传唤过来当年对峙就可以了。
“传米店店主李大上堂。”
衙役又迅速跑出了大堂,新来的县令他们不敢得罪,虽然他治不了王县丞这些人,但是治治他们这些衙役还是可以的。
“是,大人。”
约莫等了有半个多时辰,李大这才被带上了堂。
这李大偏偏长的贼眉鼠眼,让人潜意识里就认为这个人是个老赖。
“赵四,这二十年前的银子为什么你现在才来讨要?”
这李大都欠了你二十年,你怎么也不早店过来报案,这是一个疑点。
“先父本是商人,当年李大向先父借钱开设米店,小人尚幼,未知此事,谁知道前两年先父不幸暴病身亡。小人继承父亲家业,下海为商。”
“一直做了下来,只因近来生意亏本,正值走投无路之际,小人的母亲同我提起借出白银之事,便从箱底翻出当年借契,差小人去向李大索取欠债”。
“那李大不仅不还,还对我拳打脚踢,出言侮辱,我这才把他告上了县衙。”
这个赵四说的头头是道,看起来是有些道理。
“我就说这个李大贼眉鼠眼的,就不是什么好人。”
“以前叶县缺粮的时候,他就涨过不少钱,是个奸商。”
外面的百姓一听这个赵四的陈词,再加上李大的这副模样,就已经断定了李大不是个好人。
况且那李四手上还有一张借契。
“大人,这案子已经很清楚了,这李大借钱不还就是这个案子的真相。”
“史典吏,还要问一问被告怎么解释。”
这个史典吏的手上肯定有些错案,他现在也没有时间来处理这些事情。
光听一面之词怎么行呢,这史典吏是想让自己就这样定李大的罪吗,这也太过草率了。
“李大,赵四说你借钱不还,你如何解释?”
“小人过去虽然和他父亲有交往,但从未借过他父亲一文银子。前不久赵四向我借二百两银子。小人乃小本经营,哪来的这笔银子借给他,他就骂骂咧咧,气愤而去。现他却咬我欠他家两百两银子,实属诬告,请大人明断。”
赵四着急了起来,在旁骂一句李大狡辩。
“你狡辩。”
这两人各执一词,该相信谁呢。
关键就在于赵四手上的那张借契。
于是赵就拿起了借契反复看了看。
“大人,都是一些刁民,不受点皮肉之苦是不肯招的。”
在这个时代曲打成招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冤假错案自然也不少,不是每一个县令都是断案能手。
估计原先这些家伙平时断案也是很粗糙的。
“别急,一个人的面相不代表他有罪。”
在这个时代长一幅好面相也很重要,要不然怎么有这么多人以貌取人。
“让李大写上他的名字然后拿上来。”
“是,大人。”
衙役拿了一匹空白的绢布走到了李大的跟前,在地上铺开了,然后又给了他一根毛笔。
“写上你的姓名。”
赵就要仔细的对比对比这两张纸上李大的字迹是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