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
但这些都难以算是大家心目中的那种科幻。
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是从小团队的尝试开始。
《冬眠》和《火星之眼》这两个短片应该算是2000年后最早的正规科幻电影制作尝试。
但是从国内科幻电影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视觉化。剧本的视觉化。
用传统电影美术的道具设计来简单的解释一下。比如说剧本中出现一把宝剑,一个明式家具。电影美术就需要把这些设计出来,画出图,让道具加工出来用来拍电影。
可是到了奇幻和科幻片上,这些东西就是一个需要设计出来的,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东西。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但是并不是说画一个不科学,长的奇奇怪怪的,现实不存在的东西就叫做设计。科幻片分软硬,分故事背景。
《火星救援》和太空歌剧《星球大战》相比就是一部近未来的科幻片。里面的东西就是近未来的设计。你不能随便把一个能突入大气层的飞船放进《火星救援》里告诉观众这是科幻。
第一他不符合电影世界观。
第二他只“幻想”,但不科学。
希望从传统的电影美术抓人来做科幻的可能性不大。隔行如隔山到了概念设计这一块就是隔类型片如隔山了。
而这时又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行业:工业设计。
国内的科幻概念设计师主要来源就是工业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在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认知,产品未来审美等方面的有着强大的优势。
而这条路好莱坞已经走过一次。
70年代后好莱坞科幻片兴起,大批的科幻片艺术指导,概念设计都有工业设计学科背景。比如赛得·米德《银翼杀手》《异形》。
国内第一代科幻概念设计师走上科幻这条路都是必然的。
当然,在资金、特效技术、票方市场、观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之下,大制作这条“大路”一时之间走不了,不代表不能走小成本制作的“小路”。前提是有人能够眼光犀利,能力出众,能开拓出一条美妙的蹊径。
其实30多年前黄建新就已经用《错位》开辟了蹊径,只是没有后来者愿意走下去。大家都想要风风光光地走“大路”,明明还没那个资本走下去,根本走不动,宁愿呆在原地,也不愿瞄一眼“小路”。
在好莱坞,是路都有人愿意走,没有路也能被走成路。
耗资上亿美元的,走“大路”的科幻大片,一抓一大把。不用烧钱,走“小路”的小成本科幻,也不缺。
在魔都取景的《她》,深层地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成功示范了什么叫“披着科幻外壳”的爱情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几万块的成本,没有任何特效,却是一部公认的“硬科幻”电影,全球票房3.5亿美元,某瓣评分高达8.5,并且进入TOP250榜单。
事实证明,科幻并不一定要走“大路”,国内科幻电影也一样。
走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在特效技术还略显困难的条件下,国产科幻更适合走“小路”,在没有强大的视觉技术和能力的情况下,先立足讲好故事。
只要有足够好的创意,故事紧扣科幻的命题,主题深刻而有趣,好口碑是不难拿到的。在没有大场面的情况下,讲好故事,做好概念性和故事性,去替代目前不可能完成的大场面特效。
至于能不能成为经典,那就要看导演的本事了。一旦有同类型的电影成功,才会吸引资本的投入。
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
而未来的国内电影想要走出国门,科幻题材才是最容易让人引起共鸣的。就比如大刘的《三体》可以风靡世界。
为已经走到门口踌躇半天的科幻电影开个门,这就是宁远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