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张嘉佳的书,名字叫做《云边有个小卖部》。感触良多,写写自己的感受,和诸位分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字叫作刘十三的男孩子,与他一起生活的还有外婆王莺莺。刘十三总是对她直呼大名,并对比毫不避讳,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毫不拘束,也没有遵规守距般刻板。还有后来用生命照亮刘十三希望的程霜姑娘,他们都用离开,这样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方式,教会刘十三长大。
故事起源于刘十三,也终结于刘十三。
读完整个故事,我总共花了三个小时零十七分钟,故事不算很长,甚至有些琐碎,但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后续都充满很深的教育意义,还有洗涤心灵的重要作用。
老实说,起初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开头部分太流水化,就像是小孩子写日记。
其实就和流水账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今天吃了什么,明天吃什么,而且用的大都是极其大白的白话,没有可以当作值得反复阅读的点。
但是到了后期,王莺莺受不了自己的外孙在外面工作不顺心,想要竭尽全力帮他,隐瞒自己的病情,为没有妈妈的外孙想好一切的后路,接受他所有的完美和不完美,帮助他解决问题,把程霜当做自己的孙媳妇,对球球疼爱,王莺莺借用她所拥有的一切,表达着对她所在乎人的感情。
此时,我突然觉得在这个故事里,王莺莺才是主角,刘十三顶多是为了衬托王莺莺的伟大才设置的。
尤其是王莺莺作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一个心里总是装着疼爱外孙的外婆老人,一个荣辱一生,只愿为自己的外孙提供好的生活条件的老人,一个尽管处于癌症晚期,但依旧想要回家的老人,一个心中总是乐观向上,心有故乡的老人。
她一个人所表现的个人品质,个人魅力,还有与外孙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她都是用整个生命在爱护那个不曾长大的外孙,让我情不自禁流下无数感动的泪水,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次红了双眼,忍不住抽泣,反复阅读。
故事是书中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是作者努力创造和描绘的,人物饱满的性格特征,还有行为方式的表达,其实都是作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正如那句话,心里有光明的人,脸上总是春光焕发。
相由心生,应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本书看完后,我自己回想了很多,关于书中每个人物的登场,每个人物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每个转折的起始点,每个事情的圆满解决。
在我看来,作者的成功或许不是排版有多整齐,也不是段落写的很多,更不是登场人物数量让人数不过来,更多的是一颗真诚感动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悲伤,经历过喜悦,经历过生离死别,或许我们感受很深,或许我们痛到无法自已,但是几乎很少人用最痛的回忆让人感同身受体会,因为那种痛不是一般人就能够随随便便写出来的。
文字的力量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也更能击穿人们柔软的心灵。
在读完他的这本书后,我又忍不住看了曾经也同样读过他的这本书的书友们的留言,有的长,有的短,不过,应该都算得商是读后感吧。
我挨着看了一些,发现这本书的后劲儿还真的挺大的。突然想到之前看的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早知道分手后劲儿这么大,还不如不分手呢!”
确实,这本书的后劲儿也不小,我已经看完这本书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了,但每每想起都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惊醒。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的文字表达水平,但,能够明显感受到的就是,我距离这样一个,能够用最简单的文字击穿读者心灵的作家还有很远的路程,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颗真诚朴素的心,一份真挚感动的情,一个终身难忘的人,一身白衣飘飘的少年,我不会忘记,我会珍惜,珍惜他带来的种种美好,像是怀念过去曾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