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押。
这时侍卫进来禀报,说谢家二小姐有要事相告。
桓温看了谢安一眼,想到方才谢微燕所说的话,便道:“请她进来。”
谢微燕入堂后,微微行礼道:“参加大司马和诸位大人”。
桓温此时方才仔细打量,见她并无闺阁女儿娇羞之态,不卑不亢,果然是名门之女,问道:“谢小姐适才说百骏图上有毒,可是真的?”
谢微燕看了叔父一眼,见他并无鼓励、也无责怪之意,便回头向桓温答道:“大司马,这幅画上的确有巨毒,只是已散去大半。余下只需让太医刮下细细查验,定知小女所言非虚。”
“啊?”在场几人不约而同发出轻轻地惊叹声。
桓温刀眉一竖:“小姐久居闺阁,为何能对此毒体察入微?”
谢微燕道:“小女十岁时被奸人所伤,家父托人医治,小女便随救命恩人在外,漂泊多年才回家。也随恩人学了些识毒的本事。”
谢安也道:“不错,燕儿自小被奸人所伤,身中巨毒,幸得已高人眷顾,才得以驱毒。想来对毒性略知一二。不过这终究需要太医认定,若燕儿判断有误,还望大司马和诸位大人海涵。”
桓温似有所悟,沉吟片刻,传命下去:“去请张太医来此,依谢小姐所言查验画上毒药。”
不多久,一个瘦小的老者入内,便是张太医。他匆匆向诸位行礼后便开始当场验证。内堂里只听见张太医使用工具和衣袖摩擦的声音,旁人连大气也不出。
谢微燕虽对毒性敏锐,但毕竟不通药理,不明白他将刮下的毒性在一个盛满红色汁液的碗里,又放入些许白色粉末究竟是在干什么。
谢安虽谋略过人,但不通药理。
半晌,张太医拭了下额上的汗水,对桓温躬身道:“启禀大司马,画上墨迹上是有毒。”
“啊?”在场诸人立马略有骚动。
太医顿了顿,又说道:“但这毒不过是作画时加入的石青之类,是为画迹更为持久,我朝画师作画时多惯常使用此物。它毒性极弱,只要不入口服食,对人绝无伤害。”
谢微燕奇怪地看着他,说道:“若是石青,我岂会不知?”又转头对桓温道:“大司马,近些时日叔父每日让燕儿练习书法绘画,燕儿自会对石青熟知,这墨迹上的毒绝不是石青。”
张太医年岁已高,见她语气对自己颇为不敬,在桓温和谢安面前不好发作,却也语气严厉:“谢小姐,请恕老儿孤陋寡闻,若这些毒不是石青,又是何物?产自何处?”
谢微燕道:“此毒不需口服,人若吸入一定分量,则毒性会侵入心脉,痉挛而死。至于此毒叫什么,产自何处,小女不得而知。”
张太医冷笑两声:“小姐也不知是何物,只是适才前燕太子当中晕倒,有痉挛之相,你便猜测此毒是侵入心脉,是吗?”
谢微燕还待开口,谢安道:“燕儿,张太医医术超群,德高望重,不得再对张太医无礼。”
谢微燕对叔父向来尊重,虽心下郁闷,也不再吭声。
谢安转而对桓温道:“侄女年幼无知,冒犯之处,还望大司马海涵。”
桓温哈哈大笑:“贤侄女也是一片好心,本将岂会怪罪。”又转头对张太医道:“张太医,辛苦你了。”
这时一丫鬟前来禀报:“启禀大司马,两位太医让我前来禀告,归闲候已无性命之忧。只是需在此再观察两日。”众人松了一口气。
桓温道:“既是如此,今日辛苦大家,就请大家先行回府歇息吧。”
叔侄二人乘坐马车回府。谢安一路闭目养神,并不询问,也不责怪。谢微燕正寻思今日之事,忽听谢安开口道:“燕儿,朝廷之事,诡秘复杂,你涉事不深,还是置身事外的好。桓府能人异士不计其数,他们自会查出线索。”
“叔父,请您相信我,那幅画上的毒绝不是普通的石青。”
谢安轻轻摇头道,“燕儿,那幅画上是否有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绝不能插手。”
“为什么?”
“叔父说过了,你不要涉足朝廷之事。”
“叔父,燕儿是不是给您闯祸了?”
“那倒没有。叔父只是希望你谨慎行事。”
谢微燕点点头,不再说话。她之所以当众说出中毒一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隐约觉得这毒与沧神教有关联,希望借桓温之手能彻查此事。但此时她却不便告诉叔父谢安。
虽然谢安并未苛责于她,谢微燕还是觉得心里老不是滋味。
独自回房后,谢微燕盘膝而坐,凝神静思。似乎手指又划过卷轴,回忆那毒性入体的感觉,“画卷空白处和墨迹都有剧毒,尤其是画卷上的毒,与天师山的蝎毒如出一辙,确凿无疑!”
而且细细想来,似乎墨迹和卷轴空白的毒有所差别,是两种不同的毒。究竟下毒之人是何人?与桓府、沧神教有何关系?
谢微燕决定夜闯桓府,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