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就搞定那个瘸子。”
两人分别,李信也向着城西较近的槐树胡同儿走去。
他不知道李武要用什么方法去查那个赌坊,但是他明白李武对付这类人好像总能找到办法。
李信也没有多想,大不了今天没问出来,明天在带上人一起去。
至于这人会不会逃出城的问题,他根本没有担心。
因为如果是他做的,那昨晚杀了人,今天一上午时间早就跑了。
而如果不是他做的,他撑死也只是会,因为身上的一些不太大的破烂事儿,躲着衙门不让捕快看到,没有必要逃出城去。
不再多想李武那边的问题。李信开始收回思路,回忆起自己对槐树胡同儿的以往记忆。
槐树胡同就在城西,李信之前巡逻也走到过那附近。
说起来离着这个市场也不远,而且那个胡同青砖瓦舍的还挺整齐的,地面也比较平整。
说实话,这年头想找个总体平整的胡同,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看看那些建筑就知道,里面住的大多都是一些还算有点家底儿的人。
路上一边思考一边赶路,走的不是很快,而且路上都是行人小贩时不时的停停走走,但小半个时辰也是已经清晰的看到了槐树胡同儿。
站在胡同口,李信左右张望了一圈。
一眼打量过去,都是一些普通的建筑和路过的行人,也没见到什么异常现象。
而胡同儿里一片安静祥和,下午的阳光洒下,让人看去十分温暖。
真要说能够一下引起李信注意的,也就是那一群围在一颗老槐树下,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了。
确定目标,李信径直的朝着眼前的人群走去。
走到人群附近,停下脚步,等那群老人注意到李信之后。
李信便也开口,向着身旁的一个老头问道:
“大爷这是晒太阳呢啊?”
结果李信等了一会儿,对方却是毫无反应稳如泰山一般,依然是半眯着眼睛打盹。
李信只好提高些音量又问了一次。
这会终于有了反应,只见对方转过头来看了看李信,然后开口喊道:
“嗯,吃了。”
听到答复李信一阵尴尬,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正在他打算再问一次的时候,旁边的另一位老太太说话了。
“官差老爷,您别问他了,他耳朵聋,听不清您说的什么?”
“有什么话,您就跟我说吧。”
“嗯,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巡街走到这边了,过来歇会儿聊聊天。”李信这样说道。
“您们几位都是住在这条胡同的么?”
老太太解释道:
“也不全都是,还有几个是隔壁胡同的。”
“那您各位可是挑了个好地方,这刚下完雪,就这附近干净。”
“可不是么,周围几条胡同的老人儿,没事了都来这聊天呢。”
李信见老人也没有什么抵触,于是就接着问道:
“这槐树胡同,看着挺整齐热闹的。这是住了多少人啊?”
“具体多少也不清楚,这些年来了又走的人家也不少,大概也就十几户吧。”老太太慢悠悠的回忆着。
“哦,对了,像您打听一家儿人,这胡同里有没有一家姓张的夫妻啊?”
“嗨,这胡同儿里姓张的多了,谁知道你说的是那家啊。”
李信连忙解释,
“怪我怪我,看我这脑子,他大名叫张季,家里就两口人,也没个孩子,听说现在的媳妇还是续弦又娶的。”
“哦,你说的是三郎啊,那孩子不错,就是命苦点。
早年成了一门亲事,还生了个儿子,日子过的还挺红火的。”
“可是具体想不起来是哪一年了,那年他儿子丢了,媳妇没了,他身子骨儿也一下就垮了。”
“这孩子还有点墨水早年读过书,本来之前给大户人家做个账房,日子也挺好的,可是从那之后日子过的就越来越紧巴巴的了。。
不过幸好后来经人介绍,又续了一门亲事才慢慢的又安稳下来。”
李信听完对方描述,连忙问道。
“哦,那您知道他家在哪么?第几个门儿啊?”
“知道,知道,就从这儿往里走,第四个门就是,门框上还贴着旧对联的那家,不过他家好像没人,我中午出门的时候他家的门都是锁着的。”
李信记下之后,又闲聊了几句,打听了下最近有没有闹贼啊,或者谁家有没有这样那样的闲事之类的。
然后打了声招呼,就连忙起身向着张家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