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中国铁路都电气化了。你们的内燃机车应该就不要了吧?能不能把封存的车头和车厢送给我们?”
“诶,中国开始搞车辆强制报废啊?你们肯定每年都有大量货车卡车被当成垃圾处理。能不能也送给我们一些?”
“诶,中国每年都要销毁许多六七十年代生产的军用罐头?还有大批陈化粮拿去喂猪?能不能把这些也送给我们?”
在帝都跟中方高层谈判时,崔龙洙时不时就提出些稀奇古怪的要求。他总是能从‘圣光网’上找到点宝藏,回头就厚着脸皮索要。
第一次跟周青峰卖脸要东西时,老崔还紧绷脸维持自己的尊严,心里极度痛苦和屈辱。可出来卖么,有了开始后头就刹不住。
‘搞党政’的为提高社会生产效益,降低内耗和成本,抢占国际贸易的份额,想尽办法淘汰国内‘落后产能’。
崔龙洙发现自己来的正是时候,捡破烂捡的特别开心。他在两国谈判中主动提要求,中方高层也不能表现的太小气,表示愿意认真考虑。
朝鲜这次真是占了大便宜。
要知道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载重卡车年产量就突破十万辆,到95年达到八十万辆,到2020年能达到近四百万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重大工程项目遍地开花。生产的多,用的也就多。卡车之类的工程机械消耗大,到期报废的也就多。
崔龙洙腆着老脸,从中国一口气弄走上万辆卡车,包括不少重型卡车。这些车都到了报废里程,但修一修还是可以用的。
至少比装气化炉的破车强吧。
除了卡车,老崔还拿到了一大批中国封存的内燃机车——朝鲜破旧的铁路系统正好急需更新设备,内燃机车来的太及时了。
用五百亿元贷款购买燃料,还拿到大量能立马派上用场的工业设备,崔龙洙开心的整夜整夜睡不着。
自打毛熊死后,还是头一回如此高兴。
在向二胖子汇报时,老崔洋洋得意的表示——朝鲜国力将因此在两三年内提升四五倍,大大减轻政府压力,缓解社会矛盾。
从技术上来看,中国目前淘汰的设备比当年毛熊给的还高。只要抱住中国这条大粗腿,南韩将因此而颤抖——体量大真的很可怕。
朝鲜的需求最终摆在‘搞党政’的面前。他对铁路,车辆,矿产,电力等生产性设备的转移表示同意。
毕竟中国给那么多贷款,基本就指望从朝鲜挖矿回本。
铁、煤、铀、稀土、木材之类的都是中国工业所需。所以采掘业所需的运输和开采能力还是要加强的,否则矿藏挖不出运不出,岂不是白瞎?
但对于钢铁生产设备,‘搞党政’的希望向崔副委员长说明——朝鲜有铁矿但富矿不多,而且压根没有炼焦煤。
朝鲜现有的钢铁厂都发展不起来,满脑子想着搞‘无焦炭炼铁’,再引进中国淘汰的炼铁高炉实在没什么用。
以后中国钢铁产量会极其巨大,每年分两三千万吨卖给朝鲜是完全没问题的——国内钢企对此之后表示高兴。
同样的,朝鲜也不用引进炼化厂了——你压根没石油,引进炼化厂干嘛?你又不是新加坡,有大量船舶停靠,可以用外汇购买石油,硬生生发展石化产业。
煤炭为原料的化肥厂也不用引进了,朝鲜就那么点地,中国化肥产量足够满足其需求的。水泥厂就更是开玩笑了,从中国海运进口比朝鲜自产更便宜。
至于过期罐头什么的,白送。
造纸厂之类污染大的,整厂搬迁,完全可以。
总之经过‘搞党政’的审批,崔龙洙的‘捡破烂’需求中,只要能方便中国挖矿和开港口的,或者国内必须又污染大的,基本都得到满足。
钢铁厂之类的,倒不是不允许崔龙洙拿走,但需要花点钱,不白送。朝鲜的体量有限,他们本身消化不了多少,只要简单计算就会明白‘造不如买’。
就算如此,朝鲜也很满意了。
到2002年初,从大连,青岛,上海运来的第一批‘二手卡车’运抵平壤,一口气卸下来四五千辆。
中方还是很讲道义的,从建工国企内挑了批车况比较好的卡车,维修后送给朝鲜。同期抵达的还有二十万吨重油,五十台内燃车头和五百列车厢。
挖掘机之类的工程设备也在援助中,有部分是送的,也有部分是低价卖的。都是‘二手货’,价格上绝对有优势。
发电用的燃煤机组一口气运来两百万千瓦,上万名中国建设者进入朝鲜,帮对方更新电力电网设备——这些不免费,但二手货也就收个成本价和运费,主要解决些就业了。
韩国政府对中国援助朝鲜表现极大的关注,其实就是不满。媒体在渲染中朝联手威胁论,并且又强调一次中国空军在朝鲜布置了好几个团,其中包括新锐歼十。
钢铁啊、粮食啊、电力啊、车辆啊、医药啊,韩媒反复盘算中国到底给了朝鲜多少东西,并且声称朝鲜实力将会在很短时间内获得爆发式的成倍增长。
由此产生深深的不安和恐惧。
为此韩媒还呼吁自己北方的兄弟,不要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