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前人早有所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样教化好了民众,的确再完备的法律也是虚设。但没达到那种程度,总得要有法可依来惩治奸恶之徒才行。

    不过,老子此处只是想用“滋彰”来显示一下统治之无能而已。即不以正治国,就没有抓住治理社会的根本,民不聊生。再怎么强制严令,盗贼也会越来越多。这说的其实就如“逼上梁山”一个道理。

    乱世用重典,许多统治者都这么做的。但他们想以此来掩盖自己无能改造乱世成为安宁和祥之世,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而朱元章挺不错,他就双管齐下。大力发展民生之时又严惩贪官。但值得说明的是,他的重典,没有针对老百姓,故明初不像秦末与隋末。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翻译一下就是:所以圣人说:“我不去想我要建立啥子功绩,就那么顺其自然领导下人民,而这么样就使老百姓自觉归于教化了;我好静不喜搞出些扰民的事来,老百姓就自然地纯正了;我不扰民生事,民众自由自在地生存与发展,他们就自然而然过上了富足日子;我没贪欲,不与民争利,老百姓也就不争利,自然地变朴实了。”这是老子直接引用圣人之言来正面论证“以正治国”了。

    圣人之言肯定是老子学习历史所得来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无为而治的观念也并非老子所创立或提出的,而是圣人所说。故《道德经》可以认为是老子对“圣人之治”的深入阐述而已。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此章老子讲行政要“有正”、有度,忌过犹不及。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句说的是:(有道的人)行政显得有些平淡沉闷,没什么大事发生,好像任何时候都是那个样子,人民却淳朴忠实。(这其实指的圣人那种“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的行政方式)。(无道的人)行政苛严,似乎事无巨细都看管着的,但老百姓却十分失望(“缺缺”,缺失的样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是说:不好的事情却有福报倚存;(老子以此暗指“其政闷闷”,看起来不怎么好,却能取得“其民淳淳”的好效果。)看起来挺好的事,却潜伏着祸患。(暗指“其政察察”,看起来很不错,但潜伏着使民“缺缺”的弊端,最终可能会导致全盘崩溃。)这祸福相依的道理,哪个能够彻底看透(知其极)呢?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就是说心中无道(不守正),好事也会办成坏事(即“正复为奇”),善事也会变成扰民害民的恶事(即“善复为妖”)。老子说这种表面上为老百姓着想、为天下计却弄成祸国殃民的事的可能,就是因为统治者“心中无正”。

    “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翻译一下就是:人们(这儿主要指那些“无正”的统治者)这方面的迷惑(指对“一厢情愿地好心办坏事”的迷惑)由来已久了。所以圣人们处事方正但又存异求同,能与大家融为一体(不割,即不割裂);廉正有棱角(廉,本意指方形堂屋,有棱角)而不伤害人(刿,即刺伤);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老子在此以圣人的风范劝诫统治者行政不可极端,不要自以为是地想当然而为之,要心中守正,又兼顾众人。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此章老子讲持俭积德,稳固发展,最终立于不败之地。相当于后世所谓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之策。

    “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即俭。“吝啬”就是节俭嘛。此句是说:替老天治理百姓,没有哪样方法能比得过持俭的。“事天”就是为天做事。古代统治者都打着“替天治世”的旗号进行统治的,所以他们再怎么抬高自己的地位也顶多称之为“天子”而已。秦始皇由于驱逐了周天子,才自称皇帝,把自己比肩于三皇五帝。当然,古时很多统治者替天治民主要是收税和分派劳役,他们更重要的活动便是祭天。直到清朝,祭天都是朝廷的大事。天坛就是修来举行祭天仪式的。道家一直主张“见素抱朴”,倡导俭朴。老子一直认为奢糜之风是造成天下纷争、人心不古的根本原因。因此,治世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持俭。老子说他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他为统治者谋划的治世纲要。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是说:节俭,就是早做储备。“早服”即早作准备的意思。持俭治国,能够节省开支,增加国家储备。待及有事,也有底气应对。比如遇到饥荒,就可以拿出国家储备来赈灾,社会就能安定下去。所以“早服,谓重积德”(即早作储备,就是在为保障民生作准备,就是注重积德)。而“重积德”,可以使全民一心,就能达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不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不晓得其能力的极限了(即“无不克,则莫知其极。”)。不知他能力极限,他就完全配得住掌管国家(即“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他掌管国家如果有道,国家就一定能长久。(“有国”即享有的、掌管的国家。古时封建制下,国其实是王的封地而已。“母”即“道”。“有国之母”的意思就是治国有道。)这就是打牢基础、目光长远、能长治久安之道啊!

    老子这持俭治国之道的确也很有道理,应该算立国应该注重的根本原则之一。作为统治者,管理一个国家,量入为出,适当储备以增强国力是必须该考虑的。国家中兴,不可躁进;代代持俭积累,终可府库充盈,想不强大起来都不行!汉武帝有文景之治积攒的储备,才能横扫匈奴。隋文帝一生节俭,也为杨广积攒不薄的底子,可惜杨广太会花钱了。汉武帝花完祖上的钱就盯着天下豪强的口袋和商业利润,杨广则只能横征暴敛了。至于历朝历代,不乏败家皇帝及贪官蛀空国库终取灭亡之例,就不足一一道来了。”

    我铆足劲一口气给他们足足讲了十章。也许是我讲得太好了,到后来他们三人只是听着,居然一点岔都没打下!

    不知不觉,已近子时了。子时练气,这是大家都养成好了的习惯。我便没有再讲下去了。我们四人,干脆就在这讲经堂里,一直打坐到了天明!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