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力量来自于受众,当一个在全世界拥有超过千万受众的媒体信誓旦旦的说:“钻石将取代硅成为新科技的原动力。”时,引起的悍然大波可想而知。
与其他世界性的报纸不同,《华尔街日报》的定位从1889年起就放在专业领域上,他的读者大多是经济领域的从业人员,年龄在40岁到50岁之间,同样的,为这些管理人员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咨询的《华尔街日报》也略趋于保守,它直到2002年才谨慎的在头版和其他版面加入了一些低调的颜色和图片,所以当11月5日的《华尔街日报》头版被一颗璀璨的钻石所占据后,世界金融都陷入了不安的颤动中。
并不是每个经理人都相信它的预测,华尔街的资深高管爱德华就不相信钻石能取代硅,哪怕是1美元每克拉的人造金刚石还是太贵了,多晶硅的售价也不过90美金每公斤,只有金刚石售价的五十分之一,而且它毕竟还有一些金刚石无法取代的特性。他也不相信金刚石的售价还能降低,甚至,他认为就是现在这个售价也是太低了,不过,爱德华还是将手上的硅类期货抛售了出去,即便他将因此亏损三分之一,因为当恐慌性的抛售到来时,这些东西可能被贬的一文不值。
中国威胁论不可避免的被提了出来,金刚石的用途实在是太多,在大工业生产的链条里,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造成崩溃性的后果,当中美贸易逆差持续增大的当口,中国人宣称它们能提供廉价的金刚石——不是代用品,而是真真正正的金刚石,甚至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性能,这可能产生的后果不需要经济学专家来说明,华盛顿的任何一个政客都能理解。
机械制造产业的利润将被大大压低,能够使用廉价金刚石的中国工厂将坐稳世界工厂的交椅,而电子产品中,中国人将在即将开始的新产品竞争中占据主导,新产品带来的优异特性将推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条条可怕的数据让分析人员不寒而栗,这让他们想起了海湾战争前夕的世界局势。
好在吴云并没有一家独大的意思,美国时间早晨十点左右,极北的发言人宣称金刚石在未来的三个月里将仅供科研用途,而三个月之后的配额将与有意与此的各公司商讨决定,这让大家略微安了安心。
在华尔街股市即将歇市,硅产品濒临跳水之际,吴云一脸疲惫的从科技部会议厅中走了出来,将全世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吴云也享受到了连夜奋战的报酬,为了稳定股市硅价格,现任美国总统施瓦辛格将热线电话打到了北京,而早已显的不耐的国务院更是派专人将吴云接来。
日本人也按耐不住,和德国美国一样,他们也是高级硅产品的出口大国,当中国人将一美元每公斤的硅出口至发达国家后,又不得不购买价格也经过提纯的硅类产品,例如多晶硅。然而,最让日本人担心的还是金刚石产品的出口,一切需要进口的日本并不介意从哪里进口金刚石,非洲或者中国都一样,可是,如果只能从中国进口,这个问题就变的复杂起来。
紧急磋商的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吴云的利益,因为他无法拿出大量的现金稳定股市,为了让危险的金融风暴不至于席卷全球,美日将拿出大量的现金购买可能出现的硅产品抛售以稳定物价,IBM、英特尔等大型企业也愿意拿拿出大量储备款购买,因为金刚石毕竟只是未来的设想,目前跳水的硅价能给他们带来显示的利益,更何况是在国家的主导之下。
让盖伊开着自己的“营长”,吴云将车窗打开深深的吸了口气,和领导人谈话让他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虽然在星际中一个星球实在不算什么,可到了地球,似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吴云倒也很享受这种感觉,但处在弱势地位的交流却不怎么令人痛快。
国安部的部长许永耀说话很平和,可是他的语气分明告诉吴云“我很不爽”,可是吴云能怎么做,金刚石的逐步侵入是他的第一步,虽然这将造成极大的震动,可是吴云实在有些等不及了,可能这种急进的态度会伤害一些人,但在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施舍与被施舍都是错误的。
“盖伊,车开慢一点。”吴云轻轻的说道,11月的北京还是有些冷,而明天可能就热烈了起来,吴云的名字必然会再次被人们注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