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老师,你也看《道德经》吗?”
梁伊然眨着眼睛看着他,“怎么,难道李一文同学你也看吗?”
李一文点点头,“读过一点。”
梁伊然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自己的这位学生,他那黝黑的眸子烁烁的闪着她看不透的神采,她对他多了几分好奇,“那你说一说你对孔孟儒学和老庄道学理解吧。”
李一文看着梁伊然,心里暗怪自己多嘴,“老师,昨天我的事不是很严重吧。”
梁伊然抬着脸,“那要看你说没说谎喽。”
“是真的。”李一文努力让脸上的表情更加的生动、诚恳起来。
“讲一讲我问你的问题。”梁伊然指指那本《道德经》。
李一文无奈的撇起嘴,他看了看梁伊然,“我平时不读孔孟的。”
“为什么?”
“不为什么,对儒学有些厌烦而已。”
“厌烦?”
“恩,只是个人感受,再就是认为在我国,就是一句孔孟大道不读,人们的思想观念世俗生活上,早就被几千年来受统治者所推崇的儒学所浸染,儒学的浑厚早已经渗透民间的各各角落、各个层次的文化之中,又何必再去上书中去看那些理论,引经据典呢?”
梁伊然一双美眸流转着复杂色,也不知是认同还是反对李一文这正挂着懒洋洋的笑,慢慢娓娓而出的话语。
“……我想我的性子更适合去读老庄清静无为旷达不羁的道学。”
“哦?”梁伊然
在这个物欲泛滥的嚣嚣尘世,太多掩人心志的**让人们迷失自我,而静心的去看老庄那淡隐之思,就感觉是盆清水冲刷自己,时时保持那颗平凡之心,”李一文笑笑,“就怕有些人体会不好,慵懒消极,而失去对人生的积极进去的追求目标。所以说什么事都具有它的两面或多面性,好与坏,是与非哪有什么严格的准绳,庄子天马行空、汪洋辟阖的散文美常使我深陷其中,而老子凝练、深邃的思想更是让我深思不已。”
“老子……我赞同你的观点,要知道老子的许多观念在现在看来是甘于落后,停滞保守,举个例子,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那是他心里美好的乌托邦,是当时农耕时期升平理想的缩影,而放在现在你怎么去读?现在已经全球经济化,现在再去回看老子的这等言论,只是看做一种‘梦呓式’的笔资之谈吧?还有什么思想性吗?”
李一文轻笑,“思想性?你不觉的这些话语对于那些个热衷与追逐物欲的无止境者们,仿佛是酷暑中痛饮一杯凉水,是否能有一些清凉的作用呢?去其糟拨留其精髓,谁又能说老庄之道在现在就没了思想性呢?”
梁伊然张张嘴,想反驳他几句。
“看事物要用辨证的目光去看的。”李一文看着眼前美女老师张口结舌的样子,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