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然到后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给调戏了,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微怒地看着那人。
她并不知道,微怒时候的她让一众书生们都看呆了。
李安然有容颜本就非常的出彩,只是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更多的只会看到李安然其他方面的闪光点。而当这些书生们,看着自己顶头上司的时候,却都是一惊。
如此绝好的一个女子,哪怕是书中颜如玉也比不上吧。
就连夏侯英本人也是惊住了,讪讪地放下了折扇。看着李安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夏侯兄,你这么做可是不妥吧。”一边的书生说道。
夏侯英笑了起来,说道:“你们没听到安然郡主说了吗?我们不用把她当郡主的。”
李安然心里五味陈杂。虽然她大意是这样,可这也不能构成他夏侯英调戏自己的理由啊。李安然虽然有些气恼,但也不好开口。
毕竟,这人其实很是金贵,李安然也不敢真的把这人给怎么样了。
李安然之所以对这些人这么优待,还给他们留了个适应期,实在也是因为这些人的身份。李安然已经暗地里查过了,这几位书生可不是什么寻常的读书人。他们可是各地的大才子。
他们虽然落了科举的榜,但大都是第一二次应考,在许多的人看来,如果再试个一两年,这几人应该都能够进入朝廷之中任职。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安然才问都不问,就把他们照单全收了的。这样的人,如果情况合适的话,极有可能成为朝廷的顶梁支柱,不是因为目前的局势的话,朝廷都不可能放人的。
而李安然也在想,自己到底用不用得起这么金贵的人。这些人,如果不是恰逢战事,再埋头苦读几年,应该能够成为朝廷的顶梁支柱,不至于到李安然这里来埋没。
在李安然看来,这里并不是什么能够让他们一展才华,出人头地的地方。
自然,这么厉害的人,李安然也不会向朝廷索求,可是很奇怪的,这些人听了李安然的事情后,就对李安然产生了兴趣,然后自主从中原跑来了这块偏远的地方。
可是,这里面,如果没有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这些人应该没有几个能够顺利到自己封地的。
这个时代里,人与地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捆绑的。除开是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中原的政治里,一个人想到外地去任职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
最终,在行政班子的建设上,李安然也没有给出什么好的主意,让他们看着办就好了。
可是,这看着办,对于这些各方的才子们来说,这才是最为困难的事情,看着办到底是要做到什么程度呢?
他们在苦恼着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这是李安然在试练着他们,一个个反而更加认真了起来,除了夏侯英,一个个都叹起李安然的才智来。
……
李安然不知道应该拿那几个书生怎么办,只是让他们暂时先把局势稳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