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安然的精心经营下,李安然的各种产业都收获了非常喜人的利润,整个中原里,也许李安然的产业并不是最多的,但是,要说谁最会赚钱,那除了李安然,恐怕谁也说不出一个能让别人服气的名字。
李安然的产业,可都是一些利润很高的产业,那些个大家族们虽然基数很大,但是能够挣到的利润却比不上李安然所挣得的钱财。
那么,也就不能够怪着朝廷要整天盯着李安然的一举一动了。
道理虽然是这样,但是,这种被窥视着的感觉也不那么地好受。
特别是当李安然人在京城的时候,这种感觉就越发的强烈了。
毕竟,离城已经是李安然的封地了,朝廷也不能够就她在离城的产业收税。
但是,李安然在京城的这些门店,却还是归朝廷管的。所以,朝廷分外看着李安然在京城里搞出来的一举一动。
不过,好在朝廷也知道凡事有个度,他们也不敢做得太绝。
但是,李安然的新的毛笔生意,也算是给朝廷提了个好头,让他们也开始注意起了这些平日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东西来。
毛笔在中原的价格并不算高,可是遇到了外邦后,价格常常能够翻了个几翻,那么,这里面的油水要就已经是不少了。
可以说,李安然和华衣锦,是一外一内,教会朝廷如何收好帐的人。
过去,朝廷在定税的时候,常常有些定得不太合理。有些东西的利润不高,税收却定得非常高。有些不起眼但却真正高利润的东西,却被朝廷给忽视了。
而自从李安然和华衣锦这两人出现后,朝廷的财政状况是越来越好了。
前两天,皇宫里的一个受宠的妃子过庆,皇帝多喝了几杯李安然送的烈酒,脱口就说出了一些让人咋舌的话来。
“哈哈,有了华衣锦之后,朝廷收上来的税,可是够我们军队一年打上十几场大仗都还有剩。”
这句话,是从皇宫里传出为的。而百姓们,听到这些话,也是高兴了起来。这样的话,国家的确是有更多的能力保护他们了。
一时之间,中原的百姓们,开始感激起了华衣锦起来。一时之间,华衣锦在京城时风头无二。
当然,李安然并不是因为妒忌华衣锦,或者是因为皇帝没有提到她的名字而生气。
真正让李安然生气的,反而是皇帝的下一句话——“从李安然那里收上来的钱,就足足够打十场!”
一时之间,李安然几乎变成了被宰的草鱼的代名词。当然,众人也是知道,这是因为李安然实在是太会赚钱的原因。但是,明里,大家偶尔还会拿这件事情出来当笑料。
对于这一件事情,李安然颇有些微辞的。凭什么华衣锦就被拿出来,被人歌功颂德的,可是,她就被拿出来,当成了笑话?
“姐姐,庆宁公主都已经走了,你就消消气吧。”李安安揉着李安然的肩膀,说道。
“我总算是认识这皇帝和她两个女儿了。原本,我还以为不正经的就只有两个公主而已,可是现在看来,也就只有老的不正经,上梁不正下梁歪,才会弄出这种事来。”李安然趁着庆宁公主不在,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