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区别啊?”冬灵问道。
“算了,明天我再好好地同你说明,你今天要好好工作喔。”李安然拍了拍冬灵的头,然后走离了货台的位置。
“呜,呜……小姐,不要放冬灵一个人在这里啊,冬灵害怕啊。”冬灵哀伤地说道。
说着,她还伸出了手,想要抓住李安然。可是,栅栏把她了阻挡住了。这是李安然特意让修竹弄的。只是,冬灵不是很确定这东西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还是关住自己,不让她逃脱用的。
李安然最近也是忙了起来。不光是忙自己的事情,还要忙离城这些商帮的事情。当事情真正运作起来的时候,李安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对于一帮的商队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虽然说,这里的很多商队都是从中原西域来回走的,但比起将他们称作长途商贸,不如说是长程短距离商贸比较贴切。
如果去看他们过往的商队路线,就会发现整个路程并不是直线,而是连续的弯弯绕绕的小弯拆,而且还途经了无数的小村落。
而之所以称他们作‘长程短距离商贸’的原因就在这里。
他们的货仓里,正在用来储存从起点到终点的货物从来不会占超过一半。也就是说,所谓的丝绸之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原特产从来没有占超过一半的运货量。
而大部分的,则是被他们称作压仓货的,零散的小商品。这个站买进,下一个站就会卖出。而这样连续下去,当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时候,才能够交付那不多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自然,满仓的中原特产自然是最为赚钱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商队都无法做到。
第一个点,就是商人人天生的,对于风险的规避心理。通过一部分的零散买入与卖出,他们至少在路上就已经收到了一部分的利润了。
而第二个点,则有些难了。他们,并没有长距离分配仓储,运输,补给的能力。而且在资金管理上,他们也没有相应的能力。
这是一种管理技术上不足,李安然也只能够慢慢地教授给他们。
这倒是让李安然想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郑和下西洋。
那曾经是中原人最为骄傲与辉煌的时刻,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船只,有着最为庞大的舰群,航运人数。
可是,这样厉害的船队,最后也是只能够沿着海岸线,一边补充着补给,一边进行着商贸前进。
如此一比较起来,欧洲大航海时期,那几艘破得不成样子的船,却能够离开海岸线,独力横穿大洋,甚至还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而这之间差的,就是一些技术方面的差距了。
这些方面,并不是李安然想教,他们就能够学会的。
每只商队的风格都有些不同,入货出货的渠道还是千差万别。
更主要的,是如何寻找最适合这种单程,长途运输还能够获利的商品。这之间的平衡要如何调配,李安然是教导不了的。
在方面,离城的商队和李安然都是新手。他们很有可能要在这条新商路上吃上一次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