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国关押重刑犯的监狱阴冷潮湿,地上的稻草都散发出一股令人想呕吐的霉变味道。靠近房顶的墙面勉强的开了一个小洞,奢侈的散射进几缕光线,有个男人倚靠在墙角闭目养神,一头花白的长发凌乱的披散下来遮住了面容,手上脚上都戴着铁镣铐,牢衣上血迹斑斑,像是受过皮肉之苦。
狱卒拿着铁匙打开牢门。
“王大人,请。”
王鹤之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牢房,对着狱卒使了个眼色,他便退下了。
他捏着鼻子,拿手赶了赶灰尘,一脸嫌弃的走到那个男人面前,凑到他的头边唤他:“王尚书,王尚书。”
那个男人似乎在懵懵懂懂之间苏醒了过来。抬起头看着他,面无表情,毫无反应。
“尚书大人是不是被关傻了,不认识我了?”王鹤之冷嘲热讽的露出了一个阴冷的笑。
过了好一会儿,坐在稻草堆上的男人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早就该想到是你。”
听到这话王鹤之大笑了起来,“尚书大人不愧是智力超群,没错,是我向当今国王告的密。”
“你!”王之光指着他,本来就在狱中遭受了鞭打,这时胸腔里又喷射出一股怒气,遂吐出了一口鲜血。
“为什么要背叛老国君?”他有些吃力的问出这句话。
王鹤之靠近他,目露凶光,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你王尚书。”
时光回到了四年前。
宝庆三十六年...
当时还是太子的淳于珩觉与户部尚书王之光在国策上产生了重大分歧。
一派主张自力更生,大肆鼓励发展本国农工商业;另一派则要维持现状,只发展本国优势行业,依靠进出口贸易顺差。
老国君看似未做决定,但实际上还是颇为倾斜王尚书,只不过欲速则不达。
王大人认为国富必要兵壮。于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征兵制。凡除皇室以外的乌合国年满十六岁的男丁都必须要进军队服役一年。
而正是这个严苛的决定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宝庆三十八年...
王鹤之的独子,正妻严氏所出的男丁王鸿景年满十六岁。到了需服兵役的年龄。但是鸿景从小体弱多病,娇生惯养。严氏不舍其子在军营受苦,遂想让王鹤之去向王之光求情,能够网开一面,开特许,免其役。
哪知请求被王之光断然拒绝,认为无论官民需一视同仁,尤其官员更该以身作则。
王鹤之悻悻而归。
两个月后,王鸿景被发往边戍耿志霄部队麾下。本就体弱加之去往边戍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抵达边戍后不足半月,鸿景便大病了一场。当消息传至京都王鹤之耳中,他立即去恳求王之光请他通融放鸿景归来,却又被王之光再次拒绝。
耿直迂腐的王尚书完全预料不到情况的严重性,只是摇头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这点病痛算得了什么,仅此而已就当缩头乌龟,那保家卫国的重任又该落在谁的肩上?”
王鹤之再次悻悻而归。
不久,当噩耗从边戍传来,王鸿景死于顽疾,王之光才知酿下大错。只可惜,人死不能复生。从此之后,严氏便越发孤僻,闭门不出,甚至连王鹤之都爱答不理。
……
听完了原因,王之光仰天长啸一声,痴笑着说道:“想不到老夫一生正直,难道这样也错了。”
“王尚书,念在你我表亲一场,你的断头饭我会尽量安排的丰盛。下辈子,不要再做那么迂腐的读书人。”说完,便拂袖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