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计较,便说:“你先去同芸儿把香料铺子开起来罢,只是有一条,书还是要读。不求你考中进士授官,至少考个秀才,有个功名,也好听点。能中个举人,就更好了。不然就算我说与老爷听,他好面子,瞧你没出息,也未必肯开口。”
贾环听了满口答应,探春又叫侍书取出一千两银票道:“我是想耕读传家的,所以原有的铺子都卖了,改置了田地。前头你没出息,我也不想你做这些。如今你大了,跟着张先生读书,总算是明白过来了。既如此,你想自己谋生,我也不拦你。如今你要开铺子,自然缺本钱。老太太给你留的一千两财物不全都是现银,索性我给你一千两的银票,也省得你变卖,倒叫人骗了去。”
贾环正因缺少本钱担忧,又不好跟探春开口。到底是亲姐姐,这般知情识趣,喜得他一跳三尺高,满口子谢个没完。
探春正色道:“这是老太太留给你的,要谢便谢老太太。若是赔了,瞧你有何面目来见我。若是赚了,等你孝期满了,我求了太太去冯家探探口风。若这门亲事能成,你就好好把日子过起来,姨娘也能含笑九泉了。”
贾环收了银票,自去同贾芸商议开铺。从此经商之余就是读书,一心盼着孝期满了,探春能帮他把亲事说成,倒也乐得其所。
且说这日孙继业过了四岁生辰。探春本想送他去张士友那里启蒙,无奈张先生说年事已高,贾环、贾菌算作关门弟子,再不收学生了。于是探春和湘云商议了,收拾出一间书房,亲自给业哥儿启蒙。待他满了六岁,再好好寻个坐馆的先生。
这日清早天蒙蒙亮,探春、湘云正一起教孙继业读《三字经》。便有荣府来人,说邢夫人请探春速速过府,有要事商议。湘云因问是不是凤姐不好。来人说凤姐虽病重不起,倒也还没到弥留的时刻,实在是邢夫人有事单独寻探春。
湘云一时想不到长房有甚么事要劳动探春。但邢夫人同凤姐婆媳不合素有传闻,且贾母丧事期间夺儿媳之权做的甚是明显,众人也都看在眼里。于是她趁探春换衣服时,私下里说道:“也不知道究竟甚么事。若是大太太要对凤姐姐不利,三姐姐好歹帮凤姐姐说说话。”
探春无可奈何看着湘云,心道你这可求错了人,我只怕是最不会替她说话的。只是这话不好明说,只能糊弄过去。一时换好衣服备好车马,探春叫湘云带好孙继业,自己带着侍书、翠墨去了。到了荣府已近午膳时分,邢夫人将探春接到了荣禧堂,招待着吃了饭。
探春自幼跟着贾母同王夫人过活,荣府里最熟的,除了大观园自住的秋爽斋,便是贾母的荣庆堂同正院荣禧堂。今日来了,却换了主人,不免心下有些感慨。一时她同邢夫人饭毕,丫头们服侍着漱口盥手。贾琏便进来同邢夫人请安。探春站起问琏二哥哥好,外头又说珠大奶奶到了。李纨也是被邢夫人请来的,不想贾琏探春也在,心里不免疑惑,只不好问。
众人落座,寒暄过后,贾琏便道:“先给三妹妹道恼。前些日子我只顾着忙碌,竟不知赵姨娘去了的事。说起来,姨娘为了政老爷同宝兄弟的平安,自请去庵堂祈福。说不得他二人平安归来,赵姨娘的祷告也有功劳。不想就这么去了,后事办的也太匆忙了些。”
探春看着贾琏,心里冷笑一声,暗道原来要扳倒凤丫头的,不止她婆婆,自己的枕边人也有份。只不知凤霸王知道了,心里是个甚么滋味。面上却只是淡淡道:“琏二哥哥贵人事多,姨娘去了庵里,便不再是尘世中人。这些俗务,何必放在心上。大娘今日请我和大嫂子来,说是有要事商议,不知何事?我来的时候不曾交代家里要在娘家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