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贾探春欢心回娘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凤姐忙道:“太太眼见这是有了儿媳妇,就不管侄儿媳妇了。人人都说我厉害,可家里这些妈妈奶奶们,得一点空儿还要难我一难,好几次没落了她们的口声。说起来底下人都怕我,我心里何尝不怕她们呢!三妹妹是个好的,只可惜她如今是孙大奶奶,孙家的事还管不过来呢,哪能管得了贾家的事。偶尔回趟娘家,住上十天八天的就要家去。我好容易盼到林妹妹名正言顺成了咱们家的人,正好给我搭把手,也省得我一个人张罗不过来!这一说起来啊,我可是比宝玉更盼着好日子快点来呢!”

    黛玉便道:“我还想同舅母和凤姐姐说呢,妈妈回了金陵,宝姐姐去了茜香国,云妹妹和琴妹妹都出了阁,三妹妹带着菌哥儿同业哥儿回了孙家,兰儿进了国子监,大舅母天天儿替二姐姐相看人家,想来不日就会有着落。如此,倒不如将姐妹们都挪回府里来。园子里分管差使种花种菜的婆子们还是留着,该有的收益不减,又省些费用。若是园子里有些东西用不着,琏二哥哥同凤姐姐也可想法子处置了。”

    这话触动了王夫人,便道:“那年宝丫头从院子里搬出来家去,也劝过我,说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她当时还说,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们当日也是这样冷落不成。哎,你们是没赶上好时候,你姨妈刚嫁进薛家时如何风光,外甥女儿你亲娘还未出阁时,才真正是个千金大小姐的体统。”

    黛玉这些日子思念宝钗之情亦不亚于思念宝玉,听了不免唏嘘道:“宝姐姐眼睁睁看着薛大哥哥将家里败了,她一个女孩儿家,不能顶门立户的,只能自己省俭,可苦了她了。算算日子,和亲队伍已到了南海,宝姐姐素来行善积德,定有福报。”

    城外的大兴庄里,探春亦如黛玉一般在念着宝钗。只她才想了一会儿,贾菌就在外头欢喜叫道:“姑母,我回来了!冯大爷有信回来,我特意给姑母送了回来!”

    探春急忙对窗外叫道:“菌儿从张家回来了?快进来!”

    原来当日冯紫英感激探春贾菌赠银送马之情,在京都忙公事之余,还亲身来荣国府见过贾菌。只是探春一介女流,又是守寡之身,自然不会见他一个外男,俱是贾菌接待。

    贾菌年纪虽小,做事却十分有章法,且仰慕冯紫英年纪轻轻便为国效力,因此同探春说了,也去过冯家回拜过冯紫英。言谈间贾菌说起自己正在找先生,冯紫英就将自己幼年时的一个先生姓张名友士的,引荐给了贾菌。

    这位张先生年近六十,儿子已捐了官娶了妻,只在家享清福等着抱孙子罢了。本欲推辞,因是冯紫英所荐,却不过情面见了贾菌一面。不料见过之后却觉得贾菌虽年岁尚幼却谈吐有致,是个可造之才,便同意了做他先生。

    只是这位张友士张先生颇有些脾气,不肯去大兴庄坐馆,要贾菌每月初一到十五来自家听课,十六到三十则回大兴庄自己用功。

    对此这张先生也有个说法:“俗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科举之路,漫长艰辛,除非你自己既有天分又有勤力,别人再替不了你。我自会尽力教你,学到多少却看你自己。”

    探春听贾菌说了这话,甚觉有理。又觉张先生名字好生耳熟,似乎从前在哪里听过,细细一想,终于想了起来。

    当日宁国府贾蓉之妻秦可卿病重,请了几个大夫看都无用,还是冯紫英荐了这位张士友张先生来,说是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能断人生死。后来秦可卿虽然早夭,但贾珍尤氏等说过这位先生断症极好,提起来都是赞不绝口的。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