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太皇素来刚愎自用,唯亲父洪太祖、发妻马太后同心腹甄云亭的话能听进一二。且他领兵多年,深知笼络军心方是制胜法宝。如今朝廷战败,朝廷急需善后,正是用人之际。若是此时重惩南安全族,虽可杀鸡骇猴,亦恐人人自危,都不敢再接下茜香差使。倒不如施以小惩,收买人心。
马太后得了洪太皇首肯,便叫自己宫里人把南安太妃婆媳迎了进去。南安太妃带着儿媳跪倒在地,脱簪请罪,坚持交出南安王爵,并说唯有全家充军流放才对得起朝廷恩典。
洪太皇在马太后劝谏下,未几下了诏书,言南安郡王及其二子领兵不利,致大朱大败,罪无可赦。今褫夺南安郡王爵位,以平民之礼下葬,收回郡王府邸及功勋田地。只是南安王父子三人均战死沙场,其罪当罚,其情可悯。皇家因此施恩,祸不及家人,南安太妃及南安王妃诰命不改,着意抚养南安王遗孤,以期再为朝廷效力。
洪高宗下朝之后,方听说洪太皇及马太后为南安太妃戴孝请罪之举打动,于是法外开恩下了旨意,保住了南安王的家眷。华夏中国历来以忠孝为本,洪高宗纵为天子,亦不可不敬太上皇与皇太后,心中固然不快却也只能认了。
只是洪高宗越想越气,南安老儿轻敌大败,继而隐瞒战况,如今死在南海倒成了忠臣烈士,岂不是占朝廷皇家便宜。于是次日早朝后同太子一起找了洪太皇,发了一通牢骚。
洪太皇便说此举乃是收买人心之意,表面厚待南安遗孀遗孤以安军心,想要整治南安全族来日方长。洪高宗转怒为喜,同太皇太子商议后,派心腹太监传口谕于南安太妃婆媳,明日携南安王幼女进宫拜见马太后孙皇后,意在相看,预备封为郡主,和亲茜香大王子。
且说南安太妃带着南安王妃昨日回府之后,便便吩咐收拾家当,整理账册,及早交出王爵府邸并功勋田地。且放出话去,说霍家要在大朱皇陵附近买了个庄子,举家搬迁为皇家守陵,以表忠心。百忙之中南安太妃还派人给史湘云送信,请她明日带着薛宝钗一同来王府说话。
原来当日王夫人等人得了探春消息,便速速告知了贾赦贾琏贾珍。一家子急得直跳脚,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四下串联,又商议找人去南海探听究竟。
薛宝钗便去卫家先同史湘云说了卫老将军战死及卫若兰失踪之事,史湘云听了岂有不哭的,只是哭亦无用。她婶婶忠靖侯夫人本是南安王同族,其叔父忠靖侯史鼎与南安王府向来交好,她与南安太妃也最熟。于是带着薛宝钗去南安王府向南安太妃请安,将消息送了出去。
南安太妃历经沧桑,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当即谢了史湘云同薛宝钗,直言贾卫薛三家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此恩永世难忘,并发誓送信之事绝不外传。也因此当南安王战死的消息传来时,南安太妃才会立即进宫请罪,并早私下联合了一帮故友旧交上折子替南安王开脱,将南安王及其二子写成了为国捐躯的忠臣,保住了全家。
太监到达南安王府时,薛宝钗同史湘云正在内堂同南安太妃与王妃请安。只因南安太妃欲投桃报李,想问问二人贾卫薛三家是否有用得上她孤儿寡妇的地方。大朱皇陵建在昌平,距京城坐马车来回需要一日,霍家不日便要搬迁,以后往来就不甚方便了。
只是丫头们刚奉了茶,洪高宗派出的内侍便到了。南安太妃南安王妃只能请湘云宝钗在内堂等候,单独接待,得了明日携女入宫意在和亲的圣旨。南安太妃久经风浪,不过心内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