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的成体可以长到7米长。在野外的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十分难得。印度人将其作为“神灵”加以崇拜。
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其居住地是季风森林、干燥森林和稀树大草原。
于1981年被美国人发现,到1983年稳定繁殖量产,现在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欧、美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早已作为宠物合法化饲养,且数量相当庞大,已然不属于应该保护的范畴。
野生条件下无法存活,因其本身就是种病态,体内缺少黑色素,免疫力低下易患多种疾病,原有保护色功能的丧失无法躲避天敌并且会因为吸收过多紫外线而死亡,现存个体均为人工繁育。但是在我国,缅甸蟒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中规定的被保护动物。按规定,私人饲养宠物,必须向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并申请种源办理引进手续。两者不齐全即为非法饲养,相关职能部门可根据规定依法收缴所饲养物。
主要以鸟类和哺乳动物为食,因长期人工繁育大多数个体接受白条鸡、鸭等速冻禽肉类。
成体通常在5~6米,并且雌性体型比雄性庞大。通体金黄并有白色不规则纹路,滑顺的鳞片,头顶上的大鳞片以及热感颊窝的出现为缅甸蟒的特征。有些还未全部退化,留有小脚。
平常只喝水,进食一次一般要消化1~2周时间。很温驯,不会主动攻击人,也无毒性。
同缅蟒的生活习惯基本是一样,所不同的是缅蟒多数是野生个体,抗病性比要强。人工繁殖的由于是从无菌的养殖场出来,从小的开始的抗菌体就比较差。加上白化本来就是种病态。所以很容易细菌感染。这就要求平常在饲养上注意食物的好坏。
黄金幼蟒的主食物是幼鼠,刚出生的小蟒没有幼鼠是很难养活,所以在饲养之前要考虑好它的食物来源。50厘米上的小蟒是可以吃稍大点的幼鼠,在60厘米下的时候,尽可能要为它找到好的食物来源,幼蟒不同于成体和亚成体。对食物的需要比较严格。必须是2天进食一次。
没有野生种群,只有极个别个体存在。这些单体具有因幼年期间保护色功能丧失所以无法躲避天敌的特点,且也容易吸收过多紫外线而早早夭折掉,故是极其珍惜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