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好,毕竟纪国和鲁国唇齿相依,联手也是抵抗齐国强势的唯一办法。所以遣使与郑国,希望与郑国联手出兵救纪郑。殊不知此时郑国已经非彼时郑国了。自齐襄公杀了姬亹,姬婴继位,郑国的形势也是苟延残喘,不容乐观。一则,齐襄公有言在先杀了姬亹,要与后来继位的新国君修好,二则有姬突在栎邑对郑国朝政虎视眈眈,一直在图谋袭击郑国,哪里敢出兵。
姬婴当然也不敢得罪于鲁国,只好修书派使臣前往鲁国。说明自己的处境艰难、不敢出兵的理由。
鲁庄公自知形影孤单难以拯救纪国,但想到姑姑在信中可怜巴巴地述说与父亲齐桓公的关系,还有那眼巴巴求救的期盼,大难中的如泣如诉,又推辞不得。于是就在犹豫间派出援救之兵。国君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士气,大军出发变得没有作战动机,更无作战士气。
鲁军北上救纪国,大军行至滑地,赶上连日暴雨。主帅便在下令在滑地留宿三天。在滑地期间大兵议论纷纷,都觉得此一去与齐军作战胜算不足,且有天意阻隔,更无作战意志。于是几个主帅商议还是保全自己的队伍为好。鲁庄公所派出援兵在滑地滞留三天后不战而返。
纪武侯一连几天不见鲁国援兵来纪,心中正在猜疑,得报鲁军从滑地返回。心中不禁大失所望。纪国朝廷上下更加惶恐。齐国大军以盘踞所占据的三个城邑,虎视眈眈于都城,纪武侯内心几近崩溃了。尽管纪武侯与上次齐釐公率联军入侵一样。采取了放弃周边死保都城的策略。但是没有援军都城死守也是要死啊,败局已定。
此时纪国朝政已经成为分裂状态,一方要抗战到底,一方坚持投降。而且随着鲁国退兵,坚持与齐襄公对抗的人都缄口不语了。而以纪国国君纪武侯的弟弟赢季为代表的投降派呼声越发地高了。
纪武侯自知自己再也无力回天了。那一夜就来拜别宗庙,大哭一场,时至半夜开门出城,带上自己的嫡系亲信出城而去,从此不知所终。
纪国失去了国君,只有赢季主持朝政了。
赢季问群臣:“灭国与生存,哪个更重要?”
诸大夫一直表示:“生存更重要。”
赢季说:“如果能保住纪氏宗庙,我就豁出去给齐襄公下跪磕头了,屈节又算什么?”
诸大夫都点头称是。赢季就差人写降书,表示自己愿意带领纪国国民做齐国的外臣,条件是齐军允许其保留纪氏宗庙。
齐襄公见纪国已经表示投降就答应下来。
于是齐襄公率兵至纪国城下,赢季率大臣出城跪地投降,赢季遂将纪国国玺及土地户口等,举过头顶、尽献于齐襄公面前,并叩首于地,祈求宽恕。
齐襄公收其版籍,在纪氏宗庙前,当着赢季及群臣之面连杀了纪国三十户老小以血祭九世前怨。并以人头面南排列,以遥寄对先祖齐哀公亡魂的祭奠。
纪武侯之妻,鲁庄公之同父姑姑纪姬当场惊悸而卒。
齐襄公命厚葬纪武侯夫人,以表示对鲁国的尊重。
夫人随驾之胞妹叔姬,是昔日随从姐姐嫁与纪国国君的鲁桓公另一个妹妹。见姐姐猝死,抱住姐姐的遗体痛哭不已。齐襄公得知该女也是鲁桓公之妹,便上前安慰,并答应送她回鲁国。
叔姬听后,不再哭泣,面对齐襄公的残暴面无惧色,义正辞严驳斥齐襄公说:“妇人之义,既嫁从夫。生为纪君之妇,死为纪氏之鬼,怎么还能有回归之路!”
叔姬说罢抽刀自刎。
原来叔姬早有准备,姊妹俩见夫君逃离,自知自己无生的希望了。各自准备了了解自己的手段,只是姐姐未等用自杀就先毙命了。叔姬义无反顾跟随了姐姐。
齐襄公见叔姬倒在血泊之中,目睹叔姬姐妹双双遇难,深有感触,命令将鲁国姐妹厚葬。
鲁庄公听到纪国沦陷,两个姑姑相继而死,且死得如此大义,禁不住流下感动悲伤的泪水。可怜的两个女人,纪国国君保护不了她们,自己作为内侄也未能保护了她们。
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年,纪国沦亡。
齐襄公终于报了九世先祖之仇,还了其祖齐庄公、其父齐釐公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