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鲁隐公比较弱而公子翚独揽军权,主公可拿出国宝来贿赂姬翚,如果姬翚想要出兵,鲁隐公不会阻拦,鲁国出兵并非难事。至于宋国可派一人游说即可。”
石厚推荐了一个叫做宁翊的人去游说宋国,临行前又当面叮嘱了一番。其余事宜皆有石厚料理。
却说这个宁翊,为人一脸忠像却会摇唇鼓舌,会说会道,临行石厚又教之如何把握宋殇公的致命问题,宁翊辉县点头。
宁翊到了宋国开门见山地述说来意卫、宋联盟攻打郑国。
宋殇公迷惑不解,他想了想说:“郑庄公虽然对周王不敬,也有些边境上的挑衅事件发生,但宋郑一向和好,多年睦邻相安,我宋国怎么可以随意去攻打它呢?”
宁翊摆摆手说:“此话差异,郑庄公无道,杀弟囚母,欺君犯上,他的侄子公孙滑逃到我卫国他也不放过,发兵伐卫好在先主机智,书信往之以求和解,蒙不白之辱。现在郑国当是我宋、卫之公敌。”
宋殇公有些纳闷儿,怎么郑国就成了我宋国和你卫国公敌了呢?“
宁翊让宋殇公退其左右,又探身近前与宋殇公低语道:“君候承袭于谁?是你的叔父宋穆公之位。按照诸侯承袭制度,宋穆公之位乃是穆公之子子冯来继承。虽说穆公爱弟,行尧舜之德,但您知道子冯会怎么想?”
这句话的确刺到了宋殇公的痛处。原来宋氏江山却有一段难以启齿的故事。
公元前729年,宋宣公在位十九年,宣公病重,见儿子与夷尚年幼而弟弟正是年富力强足智多谋,就要让位给弟弟公子子和,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父亲去世儿子继位,兄长去世弟弟继位,这是天下通义的。现在我儿尚小难能国事,而我弟弟子和却是有才干可以理国事,所以我要让位给弟弟子和。”
子和再三推让,宋宣公决心已定,子和只好接受君位。同年,宋宣公死后,公子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在位九年,宋穆公病重,于是召见司马孔父嘉。宋穆公对孔父嘉说:“先君宋宣公兄舍弃世子与夷而立我为君,我不敢忘记。我死后,一定要立与夷为君。“
孔父嘉摇摇头缓缓地说:“现在的宋国是您宋穆公的天下,君臣相亲,虽然宋穆公让君位于弟有风范在先,但主公可以想象,现在的群臣更恭敬您这个国君,如有变故朝中重臣大都会支持立您长子子冯。现在看子冯为人和善、有掌管宋国的才能,若不立子冯也怕朝廷不能安定。”
宋穆公说:“听我的话吧,不要立子冯,当初是宣公兄把位传于寡人,而今寡人当然要传位给当年的世子与夷。寡人之意已决,不可变动。”
孔父嘉说:“如果主公想立与夷那只有现在就打发子冯去他国。不然继位之争就会让朝廷难以招架。”
于是宋穆公采纳了孔父嘉的建议,撑着病弱的躯体召见亲子子冯。
见到子冯,宋穆公对子冯说:“现在我命令你立刻离开宋国去郑国居住。不得有误。你可以带足你的生活所用,在那里颐养天年。”
子冯知道父亲要把君位传给叔父,但见父亲正是在重病之中,想在父亲病危期间侍奉左右,所以依依不舍,再三恳求。却被宋穆公严词拒绝。子冯只好带上家眷和大量的珠宝财产前往郑国。宋国朝廷上下都明白其中宋穆公此举的目的。宋穆公将拒绝子冯继承大位了。即先君的禅让变成了公族的更迭。
这一年的八月初五日,宋穆公果然去世了,其原来的世子与夷在孔父嘉的扶持下顺利继位,是为宋殇公。
这段历史成为宋国朝廷上下难以挥去的记忆。
两人回忆了这段历史后,宁翊又说:“君不知郑国有为得到宋国而争立公子子冯为国君的用意吗?郑武公时为了兼并胡国,郑武公可以先将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而今子冯在手,郑国怎么可以错过这个机会呢?卫国、宋国如不联手伐郑,等待强大的郑国个个击破,到那时候君主不仅要失去君位,恐怕项上首级也难以自保啊。”
宁翊一席话说的宋殇公脖子上直冒凉风,吓出了一身冷汗。宋殇公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是郑国为立公子冯为侯,大兵压境,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思向想后,宋殇公还是决定派兵伐郑了。宁翊与宋殇公说好出兵后,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回了卫国禀报石厚、州吁去了。